用药安全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会员登陆
凝血因子专题
   关注  现状  凝血因子知识了解  关于血友病  呼吁
    呼 吁
                                                 专题首页>>凝血因子专题>>呼吁>>正文

请求政府进口凝血八因子
救命药断货致患者死亡 期待废止进口限制
就因子紧张问题,河南血友之家致政府的公开信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赵永强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说:“对于血友病的治疗,目前世界上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出血时输注凝血因子。一直以来,患者最大的顾虑就是费用问题。一个成人血友病患者按治疗用量,每次的费用近5000元,至血止最少要5-7次。而现在,费用似乎已经不是他们最大的顾虑了,解决断药问题是当务之急!”
    中国血友病联谊会会长储玉光告诉记者,由于八因子断货,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即天津血研所)不得不给患者使用冰冻血浆来代替八因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没有保障,对此医生和患者都很忧虑。血浆、冷沉淀是粗制品,同等体积所含凝血因子含量与浓缩凝血因子相差甚远。当患者因手术、严重外伤等出血时,输注此类粗制品无法在短期内达到止血所需的浓度,而止血失败就意味着死亡。
    关涛强调说:“其实早在两年前,八因子就开始逐渐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病人从去年起,就不能从医院买药带走,只能在医院注射。但是,这并不影响患者治疗,患者发病,到医院急诊科就可以注射。缺药问题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今年7月,各家医院八因子告罄,才引起大家的重视。”
    那么,为什么血友病患者的救命药会断货呢?
    原料不足导致救命药断货
    “凝血因子的短缺是全国性的,只是北京更加严重。”中国血友病联谊会会长储玉光根据各地病友反馈的情况说。凝血因子没有可以替代的药品,它的稀缺显得更突出。
    因较高技术要求,目前,国内能够生产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厂家只有3家:上海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安徽绿十字生物制品药业公司和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华兰生物公司供给占北京市场六七成。
    患者、医生及厂家不约而同地将原因指向国内原料血浆供应锐减。
    2004年前,全国血液制品企业投浆量近5000吨,目前下滑到3000吨以下。“所有的企业都在抢血浆,都抢不够。”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出于公共卫生安全考虑,开始整顿单采血浆站,并进行血浆站改制。在整顿之前,全国约有300家以上血浆站,现在只有一半。同时,为控制经血液传播艾滋病和其他疾病,2006年4月,卫生部、发改委等9部委共同制定了《关于单采血浆转制的工作方案》,具体做法就是由血液制品企业收购血站,形成血浆原料一对一的供应,认为这样便于监管。
    事实上,部分企业因不愿承担采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责任,收购态度消极。
    今年8月1日起,相关部门出台一项新规,原料血浆投产前需先放置90天,等血浆样本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这让企业开始囤积原料。
    总之,就是一个原因:原料紧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科主任杨仁池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无奈地说:“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之内发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原料锐减,药品怎么可能跟得上?而且,即便是从现在开始重视,一年之内,也得不到缓解!”


                                上一页    下一页

凝血八因子——血友病患者的救命药!
救命药断货致患者死亡 期待废止进口限制
关于公司|网站简介|会员服务|意见反馈|法律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ngY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06-2008 用药安全网
京ICP证050798号 网站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5-0039号
    网址:www.yongyao.net 邮箱:webmaster@yongy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