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安全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会员登陆
凝血因子专题
   关注  现状  凝血因子知识了解  关于血友病  呼吁
    呼 吁
                                                 专题首页>>凝血因子专题>>呼吁>>正文

请求政府进口凝血八因子
救命药断货致患者死亡 期待废止进口限制
就因子紧张问题,河南血友之家致政府的公开信

    呼吁解禁进口限制
    9月13日,中国血友病联谊会的几位负责人储玉光、关涛、孔德磷和黄子楷还在紧急磋商,起草《关于紧急挽救血友病患者生命的呼吁书》,他们是北京、上海和广州血友病联谊会的负责人,准备给国务院信访办提交这份呼吁书。
    呼吁书中提出了三条建议,有两条是呼吁进口凝血因子。主要是“希望政府尽快采取有力措施缓解现在的危急状况”。
    关涛说:“虽然中央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但是,即使现在开始做这些工作,一年之内凝血因子断药的情形依然很难改变!改变这个现状是需要一定周期的。”
    而血友病患者,随时都可能发病,就意味着随时面临死亡。因此,血友病联谊会的负责人认为,最有效快捷且安全的方式是解禁进口限制,允许从国外或香港进口凝血因子。
    9月11日,国家药监局新闻发布会上,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我国血液制品时说,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后,各国对血液制品的进出口管理都加大了监管力度。1984卫生部对血液制品颁布了文件,限制对血液制品的一些进口,1986年又颁布了文件,禁止血液制品的进口。我国也曾经发生过因为输注进口的八因子而感染艾滋病的事件。现在我国仍然没有解除对进口血液制品的限制。我国现在只有4家企业能够生产八因子,限制进口血液制品,主要从安全角度考虑。
    血友病联谊会负责人一再强调:在1986年有这样的规定和限制,在当时的确有其积极意义。可是20多年过去了,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估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凝血因子制品的安全性,进口国外凝血因子存在可行性和必要性。
    据中国血友病联谊会介绍,中国大陆能够生产凝血因子的生物制品厂家所使用的病毒灭活技术,都是使用国外技术或购买的国外专利;其次,1986年卫生部发布了《关于禁止进口Ⅷ因子等血液制品的通告》,但这一政策并没能让大陆躲过HIV病毒的肆虐。而且缺乏国外高品质产品的参与,将使国内血制品厂家缺乏提高产品档次的动力,而患者也要因此而忍受长期缺药的痛苦。
    这两点说明了进口国外凝血因子是可行的,禁止进口是没有意义的。
    更重要的是,我国凝血因子的产量与国际标准的最低线还相差甚远。2004年世界血友病联盟的全球性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最低一档的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低于2000美元的国家中,人均凝血因子消费量的平均值为0.08IU(国际单位)。以此计算,我国有13亿人口,一年最少需要有1亿IU的凝血因子。而我国的实际状况是,即使在投浆量尚未萎缩的去年和前年,凝血因子产量仅为4000万IU。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医保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血友病治疗与国际标准逐渐接轨。在此大背景下,在今后几年中,我国凝血因子供需矛盾将非常大,仅靠国内有限的投浆量和技术根本难以解决。
    中国血友病联谊会的这几位负责人认为,解除进口令应该是目前解决血友病患者断药之祸的最佳途径。
   (作者:张 涛)

                                   上一页

凝血八因子——血友病患者的救命药!
救命药断货致患者死亡 期待废止进口限制
关于公司|网站简介|会员服务|意见反馈|法律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ngY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06-2008 用药安全网
京ICP证050798号 网站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5-0039号
    网址:www.yongyao.net 邮箱:webmaster@yongy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