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药安全网 心理健康专题 用药安全网首页|会员登陆|专题首页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保健知识 青少年期心理 中年期心理 老年期心理
婴儿期儿童心理特点

儿童期的心理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

浅谈儿童心理保健常识

儿童心理保健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人在对客观事物表明态度时采用的行动方式。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靠生活环境和教育。性格的发展有以下特点:随年龄的发展逐步形成,但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强大的外来影响下,某些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人的性格非常复杂,由许多特征综合反映,如:对现实的态度,即对人对己、对工作、对团体的态度;意志方面,如道德规范、行为控制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在情绪方面,如不同情绪体验、控制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性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之分,前者如机灵、大胆、独立、善协作、善思考;后者如任性、顽固、被动、投机取巧等。
  根据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论,性格是在人的内动力和外环境产生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阶段性:婴儿期(信赖-不信赖),所有生理需要都仰赖成人,如果与成人无依恋关系,将产生不安全感和情绪问题;幼儿期(自主-怀疑),开始有自理能力,学会言语,产生自主性,但仍需依赖成人,故依赖性和违拗性行为交替出现;学龄前期(主动-内疚),自理能力提高,有主动行为,但经常因失败而产生失望和内疚;学龄期(满足-自卑),因学习能力提高和某些行为得到认可而满足,又因经常失败而产生自卑;青春期(自我评价-自我意识混乱),发育接近成人,认知能力提高。如果对自己的体格、智能、情绪等感到满足,行为得到社会认可,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自我评价即基本确立。但青春期心理发展似骤风暴雨,如果因为性发育的困惑得不到正确疏泄,或在感情、伙伴关系、职业选择、价值观上处理不当,可发生自我意识混乱,使潜在的消极性格特征浮升为主体特征。
  婴幼儿期是性格的形成时期,又是奠定性格特征的关键阶段。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小儿的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养育态度较民主的,小儿易形成大胆、机敏、善交往、独立性强、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容易任性和骄傲;养育态度放任自流的,小儿易养成机敏、大胆的性格,但也容易产生任性、骄傲、依赖性强、情绪不稳等不良性格;家长过于保护的,小儿性格中依赖、被动、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信、胆小的成分较多;家长过于苛严的,小儿易养成倔强、顽固、冷酷、缺乏自尊心等性格;父母双方养育态度不一致的,小儿性格中警惕性高、取巧投机、易说谎、两面讨好等成分较多;家长完全居于支配地位的,小儿容易养成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不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可能倔强、违拗。所以,父母要学习科学育儿方式,注意从小对孩子主动性、独立性的培养,并在开始需要辨认是非时给予良好的道德教育,既要善于发现孩子积极的性格特征,又要注意小儿性格发展中潜在的消极面并及时排除。可在民主育儿方式的基础上适当提供“挫折教育”。家长还应注意自己言行的表率作用。 
    来源:儿童教育网
                                          上一页

儿童心理健康12忌
家庭气氛与儿童心理健康
婴幼儿期孩子特殊心理现象
如何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
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期心理
关于公司| 网站简介| 服务项目| 意见反馈|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ngY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2006-2008 用药安全网
京ICP证050798号 网站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5-0039号
网址:www.yongyao.net 邮箱:webmaster@yongy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