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与用药
“世界镇痛日”访神经科学家韩济生院士
以新的视角看待疼痛及其诊治
专家访谈:说说疼痛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主任韩济生:让人间没有疼痛
解热镇痛药用得糊涂(专家谈药)
以新的视角看待疼痛及其诊治


    韩济生院士介绍,近年来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长期存在的疼痛刺激可直接损伤神经系统,形成慢性神经源性疼痛,这是慢性疼痛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神经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包括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外周机制包括:损伤的外周传入纤维异位放电;神经元的交互混传;交感神经对损伤的感觉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和损伤局部形成神经瘤。中枢机制包括:Na+通道上调;甲基门冬氨酸受体上调;Ca++大量进入细胞,激活NO合成等产生过氧化物,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加重神经损伤(蛋白激酶C依赖性);长期存在的疼痛刺激可促使神经细胞兴奋性提高、脊髓背角神经元敏化、脊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功能下降以及传入脊髓的Aβ纤维发芽和脑中枢的敏化。这些研究结果提醒人们,应及早治疗神经源性疼痛,以防止其对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损伤。

    ■癌痛能够且必须控制
  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在忍受癌痛的折磨。多少年来,医务工作者一直在为解除这些患者的痛苦而努力。“这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为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所必须要做的工作。”韩济生院士说,尽管许多人认为,患癌不痛是不可能的,而且事实上发达国家也未充分控制癌痛,但是人们应当看到,有效的控制癌痛的临床措施早已存在———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癌痛治疗指南”。实践证明,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痛的主要手段。如果应用得当,90%以上癌痛患者的中度至重度疼痛可以得到满意的缓解。遗憾的是现实并不如此乐观,其主要原因为:在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患者得不到诸如口服吗啡制剂等有效的止痛药;没有按照行之有效的方案(如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三阶梯方案)对患者进行系统治疗;未能按照药代动力学合理用药;由于过分担心对强阿片类药物的精神依赖(成瘾)和滥用,对这类药物的应用限制过死;许多医护人员过分依赖注射哌替啶为患者止痛。这些现象给完全控制癌痛带来很大阻碍。

   针对上述问题,韩济生院士认为,要控制癌痛就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有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利于在癌痛的治疗中既保障应控制癌痛药物的种类和剂型的充分供给,又不发生药物滥用和贩毒等行为;广泛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有关癌痛的知识,如癌痛是可以控制的及癌痛的治疗方法等;成立癌痛临床治疗研究机构,以研究癌痛控制的各种问题。



                                                                       上一页 | 下一页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ngY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2006-2008 用药安全网
京ICP证050798号 网站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5-0039号
网址:www.yongyao.net 邮箱:webmaster@yongyao.net
镇痛与用药注意 镇痛与用药事件 镇痛与用药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