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期服镇痛药易致胃肠不适
在每日服用镇痛药治疗慢性疼痛的病人中,将近一半的病人发生消化道或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或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胃溃疡等。在全欧洲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病人(38%)不知道传统的非甾体类消炎药与这些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关。
这项调查共调查了909名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英国的慢性疼痛病人。被调查对象中最常用的镇痛药是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39%)等,其中20%服用扑热息痛,2%服用COX-2抑制剂。调查发现,平均有48%的调查对象在服用镇痛药期间出现了消化道不良症状。在这些有症状的人中,近26%的病人报告有“胃痛”。7%的病人报告在每日服药期间发生了胃溃疡。该调查由泰勒·纳尔逊·萨弗利斯公司执行,并得到了默克公司的资助。
镇痛药被疑损害心血管
北京讯(魏铭言)针对4月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示所有非甾体消炎药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9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处长丛骆骆表示,国内和北京都正在开展此方面的监测。今年,我国药品监管部门也努力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从事后搜集转变为事前预警、事中应急。
目前市民常用非处方药———芬必得、扶他林、阿司匹林、西乐葆等,都属于此次被FDA警示存在心血管安全问题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北京市药监局安监处处长丛骆骆9日指出,绝大多数药品在国内的剂量和用量与国外并不相同,虽然FDA发出了对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安全性的防范警告,但在中国,这类药物是否安全仍需等待中国药监部门的安全性监测结果。
4月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所有消炎止痛药的最新用药指导,就如何使用消炎止痛药发表了声明。声明中指出,综合现有的研究数据,所有的非甾体消炎药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FDA强调市场上所有的消炎止痛药都需修订说明书,增加黑框警示,其中标明此药品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和胃肠道出血事件,以让患者知情,保证安全使用。具体使用时,病人需咨询医生。
上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