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药安全网 世界残疾人日专题   用药安全网|会员登陆|专题首页
 
      关于“聋性思维”  
      老年性聋
      老年性聋的防治
      聋哑调养法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
      三届全国太极柔力球大赛
   
      无声世界里坚毅不拔的声音
 
      无声心曲 高楠绘画作品展
老年性聋的防治
      中国佳丽夺得世界聋人小姐
      桂冠




                 无声世界


            放飞的心

                 渴望光明


                 残疾人体育



                 独力能支



                 残疾人法规



                 残疾人节日
 
 
专题首页>>世界残疾人专题>>无声世界>>
 

    据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黄魏宁介绍,一般的诊断并不困难,凡在60岁以上而无其他原因的双侧对称性进行性感觉神经性聋,均可诊断为老年性聋。但应注意,单凭年龄来诊断老年性聋是不够的,因为有些老年性聋患者可以发生在年龄较早,在40岁时就可以发生该病。
    此外,诊断老年性聋时常应该排除其他致聋的原因,并分析其他同时存在的老化体征。例如1.卡他性中耳炎。有些老年人原来就有感觉神经性聋,并在此基础上出现卡他性中耳炎则更易忽视。因此,当老年人突然感到听力下降有明显加重,并有耳堵,有时伴有耳鸣、眩晕时,要引起特别的注意。2.一些特殊的耳部疾病,如耳硬化症、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病毒感染及听神经瘤等所致的耳病,也应排除。3.在老年人其社会劳动、智力水平和反应能力并不完全依赖于听力情况,有时出现上述的问题,与其说是耳病,不如用兴致减少,易疲乏和精力不足等解释更为贴切,不应简单地认为是年龄增大,就存在有听力问题。
    专家建议,如果出现以下老年性聋的典型症状应进行相应的检查:
    (1)6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以高龄听力下降为主。
    (2)听力下降为缓慢的进行性加重,开始时常不被注意。随着高频听力的下降,对语言的分辨能力有所影响,此时患者有听得见声音,听不清内容的情况,常需别人重复。以后随着语言频率的受损,则要求说话者提高声音与之交谈。
    (3)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患者常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
    (4)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即称“音素衰退”。多数情况下纯音听力减退不及语言听力严重,年龄越大此种现象越明显,即在许多老年人尽管纯音听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讲话的内容。
    (5)在老年人中有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附加”听力丧失,导致他们在听阈水平相同时的言语功能较年轻者差。同时还存在着低估自身听力丧失的趋势。
    (6)在嘈杂的环境中,老年人对语言的理解更差。在老年人即使其听敏度损失不大,但在有噪声的混响环境中,其理解言语的困难度要比听力正常的年轻人大得多。对于有听力损坏的老年人,其理解言语的难度更大。
    (7)部分老年性聋的患者可以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声。开始时为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为持续性,白天也可听见。耳鸣常始于30—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而渐增,60—70岁达到顶点,此后即迅速下降。多数伴有耳鸣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耳鸣感到“习惯”,以后耳鸣可以自动消失。
    对老年聋患者而言,专家认为若能正确选配适宜的助听器,辅助以特殊的听力言语训练,具有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一般来说,助听器对中至中重度聋且言语识别率较好的老年聋患者效果较好。据北京医院听力师刘桂芳介绍,现在许多助听器公司推出半数码、全数码助听器,对提高噪声环境中的分辨率有进一步改善。近来国外对老年性重度感觉神经性聋的患者,若有条件者,可以考虑放置电子耳蜗。文献报道在使用电子耳蜗后,可使老年人使用电话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社交活动的能力均增加。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老年人居住的环境也应有所考虑,即听力医生及建筑学家在设计老年公共场所时应注意混响及噪声对老年人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

 
    来源:赵曼(生活时报)
关于公司|网站简介|服务项目|意见反馈|法律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ngY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2006-2008 用药安全网
京ICP证050798号 网站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5-0039号
网址:www.yongyao.net
邮箱:webmaster@yongy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