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竹鸡
综合查询:

竹鸡介绍

药材名:
竹鸡
拼音名:
Zhuji
英文名:
-
拉丁名:
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Temm.)
别名:
山菌子,鸡头鹘,泥滑滑,竹鹧鸪
[字体:
【名称考证】
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纲目》)、竹鹧鸪(《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科目来源】
雉科动物
【药用部位】
竹鸡的肉。
【性味归经】
治心惊,不寐,面色萎黄,泄泻,倦怠无力等症。
【功效主治】
温中补虚。治心惊,不寐,面色萎黄,泄泻,倦怠无力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100-200克,煮食。
【资源分布】
分布长江以南诸省的山地。
【古籍考证】
①《本草拾遗》:主治野鸡病,杀虫,煮炙食之。②《医林纂要》:补中。
【原生形态】
竹鸡体长约29厘米。嘴短,褐色。虹膜淡褐色。头、颈侧、颏、喉等均栗红色。上体大都黄橄榄褐色;各羽或显或微地缀以黑褐色虫蠹状斑,头顶杂以少数棕点;额与上背沾灰色,眉纹蓝灰,向后几伸至背侧;背部具栗斑甚著,并有较小的白斑,背以后仅微缀以栗色细点;肩羽与背略同,但白斑较多;三级飞羽有很大的栗褐色圆斑;翼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满布有棕黄色波状纹,外侧者转为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缘淡栗色;中央尾羽淡肉桂栗色,密杂以黑褐色虫蠹状纹,并贯以5~6道淡肉桂栗色横斑;外侧尾羽几转纯肉桂栗色;胸蓝灰,延及两肩,成颈圈状,其下更缘以栗红色;腹和胁棕色,前浓后淡,两胁密杂以黑褐色斑;尾下覆羽棕色沾有栗色。脚和趾黄褐色,雄者有长距。栖于山丘薮地或丛林间。善潜伏,飞捷而低。雄者好斗。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及蝗虫、蚱蜢、白蚁等昆虫为食。分布长江以南诸省的山地。
【参考出处】
《食物本草》,《本草拾遗》,《医林纂要》
【相关药材】
棕胸竹鸡    
【关 键 词】
温中补虚    心惊    不寐    面色萎黄    泄泻    倦怠无力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