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鱣鱼
综合查询:

鱣鱼介绍

药材名:
鱣鱼
拼音名:
Zhanyu
英文名:
-
拉丁名:
Huso dauricus(Georgi)(原动物蝗鱼)
别名:
鱣,含光,蜡鱼,黄鱼,阿八儿忽鱼,颊鱼,玉版鱼,鲟鱑鱼
[字体:
【名称考证】
鱣(《诗经》)、含光、蜡鱼(《临海异物志》)、黄鱼(《尔雅》郭璞注)、阿八儿忽鱼(《饮膳正要》)、颊鱼(《医学入门》)、玉版鱼、鲟鱑鱼(《纲目》)
【科目来源】
鲟科动物
【药用部位】
蝗鱼的肉。本动物的肝(鱣鱼肝)、鳔(鱣鱼鳔)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甘,平。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②《医学入门》:“味甘,平,小毒。”《本草撮要》:“入手太阴、厥阴经。”
【功效主治】
益气补虚。治肺气虚、肝肾亏损。
【用法用量】
内服:500克煮食或火上烤熟食。
【用药忌宜】
①《食疗本草》:“发诸气病,不可多食,亦发疮疥,动风。”②宁原《食鉴本草》:“食多生热痰。”
【用药配伍】
《纲目》:“服荆芥药,不可食。”
【资源分布】
分布东北,黑龙江尤为常见。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①《饮膳正要》:“阿八儿忽鱼,脂黄肉粗,无鳞骨,止有脆渭,胞可作鳔胶,甚粘,鳔与酒化服之,消破伤风。其鱼大者有一、二丈长,生辽阳东北海河中。” ②《纲目》:“鱣,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无鳞大鱼也。其状似鲟,其色灰白,其背有骨甲三行,其鼻长有须,其口近颔下,其尾歧,其出也以三月逆水而生,其屠也在矾石湍流之间,其食也张口接物,听其自入,食而不饮,蟹鱼多误人之,昔人所谓鱣鲔岫居,世俗所谓鲟鱼吃自来食是矣。其行也在水底,去地数寸,渔人以小钩近千,沉而取之,一钩着身,动而护痛,诸钩皆着,船游数日,待其困惫,方敢掣取,其小者近百斤,其大者长二、三丈,至一、二千斤,其气甚鲤,其脂与肉层层相间,肉色白,脂色黄如蜡,其脊骨及鼻并髻与鳃皆肥软可食。其肚及子盐藏亦佳,其鳔亦可作胶,其肉骨煮炙及作鲜皆美。”
【原生形态】
鳇鱼(宁原《食鉴本草》) 体长约2米,最大的可长达5米以上。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口下位,宽大,稍成弧形;口前方有吻须2对,内侧的须稍在前方,外侧的须较后。眼小,距吻端较近。左右鳃膜向腹面伸展,彼此愈合,全体被纵列的菱形骨板5行,骨板上有尖锐微弯的刺。背骨板1行,较大,10~16块,位于背部正中,从头后直连尾鳍。背、腹侧骨板各2行,背侧骨板32~46块;腹侧骨板8~12块;腹鳍基部之后有不太明显的骨板1~2块。身体其他部分光滑无鳞。背鳍43~57,位于后方;臀鳍26~36;其起点在背鳍的后部下方。尾鳍歪形,上叶长而尖。体表黑青色,两侧黄色,腹面灰白色;背部骨板黄色,侧骨板黄褐色。 生活于大的河流中,多栖息于两江汇合、支流入口及急流的漩涡处。捕食其他鱼类。分布东北,黑龙江尤为常见。
【参考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饮膳正要》,《纲目》
【功效分类】
补虚药    补气药    
【相关药材】
鱣鱼肝    
【关 键 词】
益气补虚    肺气虚    肝肾亏损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