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皂角刺
综合查询:

皂角刺介绍

药材名:
皂角刺
拼音名:
Zaojiaoci
英文名:
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拉丁名:
Spina Gleditsiae
别名:
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
[字体:
【名称考证】
皂角刺 (《本草衍义补遗》),皂荚刺(《圣惠方》)、皂刺(《医学入门》)、天丁(《纲目》)、皂角针(《江苏植药志》)、皂针(《中药材手册》)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
【药用部位】
皂荚的棘刺。
【性味归经】
辛,温。①《纲目》:“辛,温,无毒。”②《医林纂要》:“辛咸,温。”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入肝、肺二经。
【功效主治】
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醋煎涂,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
《本草经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用药配伍】
配苦参,祛湿泻火;配穿山甲,功效倍增;配乳香,行气活血;配香附,辛散肝郁、活血逐瘀。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药材鉴定】
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显微鉴定:棘刺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长形的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为2-3列细胞,细胞含棕色物。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纤维壁木化,其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偶含簇晶,形成晶纤维;石细胞少数,夹杂于纤维束间。韧皮部狭窄;木质部较宽,导管细小,射线宽1-2列细胞,可见木质部束分布至髓部。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大,常以较小的细胞为中心,围以放射状排列的延长细胞,形似菊花样;有的细胞含红棕色物。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衍义补遗》。
【化学成分】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为黄颜木素(fustin 即3,7,3,4,-四羟基双氢黄酮)、非瑟素(fisetin 即3,7,3,4-四羟 基黄酮),并含有无色花青素。
【相关选方】
①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二钱,白芷、花粉、金银花各五钱。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溃。(《医鉴初集》) ②治癌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及少许,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③治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④治疮无头者:皂角刺(阴干烧灰),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菜子三、五个,前药送下。(《儒门事亲》) ⑤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臭樗皮一两(微炙),防风一两(去芦头),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上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二十丸。(《圣惠方》皂荚刺丸) ⑥治腹内生疮在肠脏: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温服。不饮酒者,水煎亦可。(《蔺氏经验方》) ⑦治大风疠疮,体废肢损,形残貌变者:皂角刺飞尖一斤(微炒,研为极细末),赤链蛇一条(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两,生半夏二两,真铅粉一两。俱炒燥,研为末,和皂荚刺末,一总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晒干,入净磁瓶内。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⑧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妇人良方补遗》)
【参考出处】
《本草衍义补遗》
【功效分类】
【相关药材】
【关 键 词】
搜风    拔毒    消肿排脓    痈肿    疮毒    疠风    癣疮    胎衣不下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