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洋蓍草
综合查询:

洋蓍草介绍

药材名:
洋蓍草
拼音名:
Yangshicao
英文名:
-
拉丁名:
Achillea millefolium L.
别名:
锯草,蜈蚣蒿,一苗蒿
[字体:
【名称考证】
洋蓍草、锯草(《中国药植图鉴》)、蜈蚣蒿、一苗蒿(《陕西中草药》)
【科目来源】
菊科植物
【药用部位】
千叶蓍的全草。
【性味归经】
《陕西中草药》: "甘苦辛,性寒。"入心、肺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和血调经。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痔疮出血,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l~3钱;或浸酒。外用:鲜品捣敷。
【资源分布】
分布东北、华北等地。
【古籍考证】
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化学成分】
挥发油是千叶蓍的重要成分。花蕾或盛开的花中挥发油最多,叶中次之,茎则极少。挥发油中特别重要的成分是奥(Azulene)。一般以挥发油和奥的含量作为判定本药质量的标准,但此植物的挥发油中,有的并不含奥,特别是山区野生的植物。挥发油中除含奥外,还有l-a-及d-a-蒎烯(l-a-、 d-a-Pinenes)、β-蒎烯(Nopinene)、l-柠檬烯(l-Limonene)、 l-(龙脑(l-Borneol)、龙脑的乙酸酯(Bornyl acetate)和其他酯、 l-樟脑(l-Camphor)、l, 8-桉叶素(Cineole)、丁香油酚(Eugenol)、侧柏酮(Thujone)、石竹烯(Caryophyllene)、水杨酸(Salicylic acid)、缬草酸(Valeric acid)、异缬草酸(Isovaleric acid)、甲酸、乙酸、甲醇、乙醇、甲醛、糠醛(Furfural)、丙酮等。花和叶含黄酮甙:芹菜甙元-7-D-葡萄糖甙 (Apigenin7-D-glueoside)和木犀草素-7-D-葡萄糖甙(Luteolin-7-D- glucoside)。叶中还含蓍素(Achillin)、荚迷醇(Vi.burnitol)和生物碱: 北通水苏碱 (Betonicine)。花中还含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廿六酸(Cerotic acid)、亚油酸(Linolic acid)、油酸(Oleic acid)、廿六醇(Ceryl alcoho1)、卅烷 (Triacontane)、谷甾醇(Sitosterol)和豆甾醇(Stigmasterol)。本植物还含多炔化合物:十三碳三烯-1,3,5三炔-7,9,11(Trideca-l,3,5-triene-7,9,ll-triyne)、3-(2-硫茂基)丙炔醛〔3-(2-Thieny1) Propargyl aldebyde〕、顺-5-(2-硫茂基)-戊烯-2-炔-4-酸-l- 甲酯[Methyl trans-5-(2-thienyl)-2-Penten-4-yn-l-oate〕、反-1-(2-氧茂基)-4-(2-硫茂基)丁烯-1-炔-3〔Cis-1-(2-furyl)-4-(2-thienyl)-1-buten-3-yne〕。又含内酯:千叶蓍内酯(Millefin)、去乙酰母菊素(Deacetylmatricarine)等。
【原生形态】
千叶蓍多年生草本。茎单一,高35~50厘米,被白柔毛。根出叶有短柄,茎生叶无柄,互生,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长达15厘米,宽达3厘米,2~3回羽状分裂,裂片细小,先端尖。头状花序排列呈伞房状,总苞倒卵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总苞片长圆形,干膜质,多列;各头状花的周缘有5(偶为4或6)个具舌状花冠的边花,花冠片粉红色或稀为白色,椭圆形至卵圆形,先端三浅裂,长宽均3毫米左右;头状花的心花筒状,两性,先端5裂,子房下位,花托具托片。瘦果扁形,边缘有翼。花期6~8月。生于河岸砂质或石质地带。
【参考出处】
《中国药植图鉴》
【关 键 词】
清热解毒    和血调经    痈疖肿毒    跌打损伤    痔疮出血    月经不调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