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寻骨风
综合查询:

寻骨风介绍

药材名:
寻骨风
拼音名:
Xungufeng
英文名:
Wooly Datchmanspipe Herb
拉丁名:
Herba Aristolochiae Mollissimae
别名:
清骨凤,猫耳朵,穿地节,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黄木香,白面风,兔子耳
[字体:
【名称考证】
寻骨风 (《植物名实图考》) .清骨凤、猫耳朵(《南京民间药草》)、穿地节、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黄木香(《江苏植药志》)、白面风、兔子耳(《江西民间草药》)
【科目来源】
马兜铃科植物
【药用部位】
绵毛马兜铃的根茎或全草。
【性味归经】
《饮片新参》:“苦,平。”入肝、胃经。
【功效主治】
祛风通络。治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用药忌宜】
《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用药配伍】
1、配海风藤,祛风通络,用于风寒湿痹,疼痛拘挛症。2、配秦艽,祛风除湿通络力增,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
【资源分布】
分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陕西等地。
【药材鉴定】
①干燥的根茎呈细圆柱形,长40~50厘米,直径约2毫米,外表淡棕红色至黄赭色,有纵皱纹,节处有须根或残留的圆点状根痕。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淡棕色,纤维层和导管群极为显明。
        ②干燥全草的茎细长,外被白绵毛;叶通常皱折或破裂,淡绿色,两面均密被白绵毛。气微香,味微苦。以根茎红棕色者为佳。显微鉴定: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外被多细胞非腺毛,有的已形成木栓层。皮层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个相聚,石细胞类圆形,壁稍厚或较厚。中柱鞘为6~7列纤维,断续环列;纤维壁厚,木化。维管束6个,外韧型;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异管多单个散在,髓射线较宽,髓部有石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以射线和玻层为多。
【古籍考证】

 

【化学成分】
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内酯、糖类。干根茎中含挥发油约2%,油中含马兜铃内酯 (aristololactone)、绵毛马兜铃内酯(mollisilactone)。此外含有马兜铃酸A、马兜铃酸D、 9-乙氧基马兜铃内酰胺(9-ethoxyaristolactome)、9-乙氧基马兜铃内脂(9- ethoxyaristolactone)、马兜铃新内酯(neo-aristolactome)、尿囊素(allantoin)和β-谷甾醇。茎叶含马兜铃酸A、D,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olactam),6-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6- (6-methoxyaristololactam)、香草酸(vanillic acid),棕榈酮(palmitone),三十醇, 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和硬脂酸。
【化学鉴定】
取本品1g,加10%氨水浸泡过液,滤过。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后,用乙醚萃取,乙醚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作试样溶液,以马兜铃酸A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苯-丙酮-甲醛(8:2:0.5)展开,日光下马兜铃酸显黄色斑点,紫外光下显黄绿色荧光。
【相关选方】
①治风湿关节痛:寻骨风全草五钱,五加根一两,地榆五钱。酒水各半,煎浓汁服。(《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疟疾:寻骨风根长约四市寸,剪细,放碗内,加少量水,放饭上蒸出汁,分三次连渣服。每隔四小时服一次。最后一次在疟发前二小时服下。(《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痈肿:寻骨风一两,车前草一两,苍耳草二钱。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二次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原生形态】
绵毛马兜铃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白黄色绵毛。茎细长,具数条纵沟。叶互生,卵形或卵圆状心形,长3~10厘米,宽3~7.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心形,全缘,两面密生绵毛,尤以下面密厚;叶柄长1.5~4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4厘米;苞片1,卵圆形,长约5毫米;花被弯曲,上端烟斗状,内侧黄色,中央紫色;雄蕊6,花药贴生于合蕊柱周围;子房下位,6室,花柱先端6裂。蒴果椭圆状倒卵形,胞伺开裂。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坡草丛及路旁、田边。
【参考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
【功效分类】
【关 键 词】
祛风通络    风湿关节痛    腹痛    疟疾    痈肿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