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桃仁
综合查询:

桃仁介绍

药材名:
桃仁
拼音名:
Taoren
英文名:
Peach Seed
拉丁名:
Semen Persicae
别名:
桃核仁,毛桃,白桃,红桃,山桃,榹桃,山毛桃,野桃,花桃
[字体:
【名称考证】
桃核仁(《本经》)。原植物①桃又名:毛桃(《纲目》)、白桃、红桃。②山桃又名:榹桃(《尔雅》)、山毛桃、野桃、花桃。
【科目来源】
蔷薇科植物
【药用部位】
种子。
【性味归经】
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
【功效主治】
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
孕妇忌服。①《医学入门》:“血燥虚者慎之。”②《本草经疏》:“凡经闭不通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瘀滞;产后腹痛由于血虚,而不由于留血结块;大便不通由于津液不足,而不由于血燥秘结,法并忌之。”
【用药配伍】
《纲目》:“香附为之使。”
【炮制方法】
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
【资源分布】
①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②山桃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药材主产四川、云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种子呈扁平长卵形,长 1~1.6厘米,宽O.8~1厘米,外表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皱。先端尖,中间膨大,基部钝圆而扁斜,自底部散出多数脉纹,脐点位于上部边缘上,深褐色,棱线状微突起。种皮菲薄,质脆;种仁乳白色,富含油脂,2子叶之结合面有空隙。气微弱,味微苦。以颗粒均匀、饱满、整齐、不破碎者为佳。【显微鉴定】 ①桃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棕黄色。顶面观类圆形、圆多角形、类方形或长圆形,大小悬殊,纹孔较细密;侧面观大多呈贝壳形、盔帽形或弓形,一般径向54~153μm,底部宽(18~)34~180μm,突出于表皮层的部分呈拱形,壁厚约34μm,层纹细密无沟,底部壁厚约12μm,孔沟及纹孔较密。另有纺锤形石细胞,宽约至230μm。②山桃 种皮石细胞淡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顶面观类圆形、类六角形、长多角莆、类方形或类斜方形,有的一端锐尖,壁厚薄相间,角隅外物厚,层纹明显而无孔沟,壁薄处孔沟明显,纹孔较小;侧面观贝壳形、矩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一般径向81~198(~ 279)μm,底部宽27~128(~198)μm,突出于表皮层的拱形部分较高,壁厚约34μm,层纹细密,底部壁薄不匀,较薄厚约5μm,层纹少见,孔沟较密,较厚处厚约至17μm。偶见石细胞延伸呈非腺毛状,长至234μm,直径23~42μm,壁厚5~10μm。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经集注》。①《本草图经》:"桃核仁并花、实等,今处处皆有之,京东、陕西出者尤大而美。大都佳果,多是圃人以他木接根上栽之,遂至肥美,殊失本性,此等药中不可用之,当以一生者为佳。七月采核破之,取仁阴干。今都下市贾多取炒货之,云食之亦益人。然亦多杂接实之核,为不堪也。"②《纲目》,"惟山中毛桃,即《尔雅》所谓榹桃者,小而多毛,核粘味恶,其仁充满多脂,可入药用,盖外不足者,内有余也。"
【化学成分】
桃仁含苦杏仁甙(Amygdalin)约3.6%,挥发油0.4%,脂肪油45%;油中主含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另含苦杏仁酶(Emulsin)等。 含苦杏仁甙(amygdalin)及苦杏仁酶等。另有报道,其抗凝活性成分为三油酸甘油酯(triolein)。
【相关选方】
①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桃仁(焙)、红花、当归(洗焙)、杜牛膝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桃仁散) ②治产后腹痛,干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蟅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金匮要略》下瘀血汤) ③治产后血闭: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块。水煎服之。(《唐瑶经验方》) ④治产后恶露不净,脉弦滞涩者:桃仁三钱,当归三钱,赤芍、桂心各钱半,沙糖三钱(炒炭)。水煎,去渣温服。 (《医略六书》桃仁煎) ⑤治血癥,漏下不止:桃仁(去皮、尖,熬)、芍药、桂枝、茯苓、牡丹(去心)各等分。上五味为末,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 ⑥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伤寒论》桃核承气汤) ⑦治伤寒蓄血,发热如狂,少腹鞕满,小便自利: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伤寒论》抵当汤) ⑧治热邪干于血分,溺血蓄血者:桃仁三钱(研如泥),丹皮、当归、赤芍各一钱,阿胶二钱,滑石五钱。水煎服。(《瘟疫论》桃仁汤) ⑨治上气咳嗽,胸膈痞满,气喘:桃仁三两,去皮、尖,以水一大升,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食医心镜》) ⑩治老人虚秘:桃仁、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烙白蜡和丸如桐子大,以少黄丹汤下。(《汤液本草》) ⑾治里急后重,大便不快:桃仁(去皮)三两,吴茱萸二两,盐一两。上三味,同炒熟,去盐并茱萸。只以桃仁,空心夜卧不拘时,任意嚼五、七粒至一、二十粒。(《圣济总录》) ⑿治从高坠下,胸腹中有血,不得气息:桃仁十四枚,大黄、消石、甘草各一两,蒲黄一两半,大枣二十枚。上六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绞去滓,适寒温尽服之。当下,下不止,渍麻汁一杯,饮之即止。(《千金方》桃仁汤) ⒀治疟:桃仁一百个,去皮、尖,于乳钵中细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黄丹三钱,丸如梧桐子大。
【原生形态】
①桃(《诗经》)又名:毛桃(《纲目》),白桃、红桃。 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 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冬芽有细柔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中部最阔,长8~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7~12毫米,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厘米;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红色,外面有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筒边缘;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厘米,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核极硬,有不规则的凹点及深沟。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4月,先叶开放。果熟期6~7月。全国各地普遍栽培。②山桃(《尔雅》),又名:榹桃(《尔雅》),山毛桃、野桃、花桃。落叶小乔木,高5~9米。 叶互生;托叶早落;叶柄长1.5~3厘米;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3.5厘米,中部以上渐尖,近基部最宽,基部呈广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萼片5,多无毛;花瓣5,阔倒卵形,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被黄褐色柔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表面有网状的凹纹。种子1枚,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多生于石灰岩的山谷中。以上两种植物的根及根皮(桃根)、去掉栓皮的树皮(桃茎白皮)、嫩枝(桃枝)、叶(桃叶)、花(桃花)、成熟的果实(桃子)、未成熟的果实(碧桃干)、树脂(桃胶)亦供药用。
【参考出处】
《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纲目》,《尔雅》
【功效分类】
【相关药材】
胡桃仁    山桃仁    桃仁    
【相关药品】
【关 键 词】
破血行瘀    润燥滑肠    经闭    癥瘕    热病蓄血    风痹    疟疾    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    血燥便秘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