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酸角
综合查询:

酸角介绍

药材名:
酸角
拼音名:
Suanjiao
英文名:
Tamarind Pulp
拉丁名:
Fructus Tamarindi Indicae Tamarindus indica L.
别名:
酸饺,酸梅,曼姆,通血香
[字体:
【名称考证】
酸饺(《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
【药用部位】
酸豆的果实。
【性味归经】
甘酸,凉。①《滇南本草》: “味甘酸,平。”②《云南中草药选》: “甘酸,凉。”心、胃二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解毒杀虫。治暑热食欲不振,妊娠呕吐,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熬膏。
【资源分布】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古籍考证】
①《滇南本草》:"治酒化为痰,隔于胃中,同白糖煎膏,早晚服一钱。" ②《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暑,消食化积。"
【化学成分】
果实含糖类、d-酒石酸、柠檬酸、甲酸、l-苹果酸等有机酸。 并含丝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和哌啶酸-2(Pipecolic acid)。叶含d—酒石酸、l-苹果酸、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等。 嫩叶及芽中富含铜。含多种有机酸类:酒石酸约9.68%,苹果酸约 2.34%,琥珀酸约0.16%,枸橼酸约0.04%,草酸约0.02%,乳酸约0.007%,不饱和酸约0.75%;另含葡萄糖、果糖及粘液质。并含丝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哌啶酸-l(pipecolic acid)。
【相关选方】
预防中暑,饮食不振,妊娠呕吐,便秘,小儿疳积:酸角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原生形态】
酸豆 常绿乔木,高达6~20米。树皮暗灰色,成不规则裂开。枝多,无刺,小枝被短柔毛,皮孔多,褐色。双数羽状复叶,长8~11厘米,小叶14~40,长圆形,长1~2.4厘米,宽4.5~9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偏斜不等,全缘,两面无毛。花为腋生的总状花序或顶生圆锥花序;萼筒陀螺形,裂片4,披针形;花瓣3,不等大,黄色,有紫红色线纹;下面2枚退化成鳞片;能育雄蕊3枚,花丝中部以下合生,其余退化成刺状,位于合生丝鞘顶端;雌蕊1,子房有柄,具多数胚珠。荚果厚,长圆形,长3~6厘米,宽约2厘米,灰褐色。种子3~10粒,红褐色,光亮,近圆形或长圆形。花期5~6月。果期7~12月。 多为栽培,或野生于杂树林、河边、田地旁。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参考出处】
《滇南本草》,《云南中草药》
【关 键 词】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