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石菖蒲
综合查询:

石菖蒲介绍

药材名:
石菖蒲
拼音名:
Shichangpu
英文名:
Grassleaf Sweelflag Rhizome(石菖蒲),Drug Sweetflag Rhizome(菖蒲)
拉丁名:
菖蒲
别名:
昌本,菖蒲,昌阳,昌羊,尧时薤,尧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九节菖蒲,水剑草,苦菖蒲,粉菖,剑草,剑叶菖蒲,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
[字体:
【名称考证】
石菖蒲 (《本草图经》) ,昌本(《周礼》)、菖蒲、昌阳(《本经》)、昌羊(《淮南子》)、尧时薤、尧韭(《吴普本草》)、木蜡、阳春雪、望见消(《仙传外科集验方》)、九节菖蒲(《滇南本草》)、水剑草(《纲目》)、苦菖蒲(《生草药性备要》)、粉菖(《中药材手册》)、剑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剑叶菖蒲(《四川中药志》)、山菖蒲、溪菖(《药材学》)、石蜈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韭菜、水蜈蚣、香草(《广西中草药》)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
【药用部位】
石菖蒲的根茎。本植物的叶(菖蒲叶)、花(石菖蒲花)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辛,微温。①《本经》:“辛,温。”②《别录》:“无毒。”③《药性论》:“味苦辛,无毒。”
        入心、肝、脾经。①《纲目》:“手少阴、足厥阴。”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效主治】
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鲜者3~8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用药配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配远志,开窍散郁;配磁石,益肾平肝、宁心安神;配生姜,豁痰开窍;配黄连,化浊开胃;配蛇床子,杀虫。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雷公炮炙论》:“采得菖蒲后,用铜刀刮上黄黑硬节皮一重,以嫩桑枝条相拌蒸,出,晒干,去桑条,锉用。”
【资源分布】
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药材鉴定】
干燥根茎略呈扁圆柱形,稍弯曲,有时分歧,一般长3~10~20厘米,直径约0.5~ 1厘米。表面灰黄色、红棕色或棕色,环节紧密,节间长约3~6毫米,有略呈扁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方具多数圆点状突起的根痕,并有细皱纹,节间有时残留叶基,纤维状,偶有短小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纤维性,类白色至淡棕色,可见环状的内皮层,维管束散在,中心部较显著。气芳香,味微辛。以条长、粗肥、断面类白色、纤维性弱者佳。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变种植物细叶菖蒲(又名:钱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 Var. Pusillus Engl.的根茎,亦同等入药,一般用鲜品,亦称鲜菖蒲。古代文献称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故本品亦有九节菖蒲之名,但目前华北一带用毛莨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 Ane- mone altaica Fisch.的根茎作九节菖蒲。
【古籍考证】
①《别录》:“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露根不可用。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②陶弘景:“(菖蒲)今乃处处有。生石碛上,概节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止主风湿,不堪服食。此药甚去虫并蚤虱,而今都不言之。真菖蒲,叶有脊,一如剑刃,四月、五月亦作小厘华也。东间溪侧,又有名溪荪者,根形气色极似石上菖蒲,而叶正如蒲,无脊,俗人多呼此为石上菖蒲者,谬矣。此止主咳逆,亦断蚤虱尔。”
        ③《本草别说》:“菖蒲今阳羡山中生水石间者,其叶逆水而生,根须络石,略无少泥土,根叶极紧细,一寸不啻九节,入药极佳。今两浙人家以瓦石器种之,旦暮易水则茂,水浊及有泥滓则萎,近方多用石菖蒲,必此类也。其池泽所生肥大节疏粗慢,恐不可入药,唯可作果盘,盖气味不烈而和淡尔。”
        ④《本草图经》:“菖蒲,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暴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沙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又蜀人用治心腹冷气?痛者,取一、二寸捶碎,同吴茱萸煎汤饮之良。”
        ⑤《纲目》:“菖蒲凡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生于溪涧,蒲叶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菖蒲,溪荪也。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一年,至春剪洗,愈剪愈细,高四、五寸,叶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谓之钱蒲是矣。服食入药须用二种石菖蒲,余皆不堪。此草新旧相代,四时常青。《罗浮山记》言山中菖蒲一寸二十节,《抱朴子》言,服食以一寸九节紫花者尤善,苏颂言无花实。然今菖蒲,二、三月间抽茎开细黄花成穗,而昔人言菖蒲难得见花,非无花也。”
        ⑥《本草原始》:“石菖蒲色紫,折之有肉,中实多节者良,不必泥于九节,咀,忌铁。”
【化学成分】
根茎和叶中均含挥发油(0.11~0.42%),其主要成分是β-细辛醚63.2~81.2%,细辛醚8.8~13.7%,其次为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等。还含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化学鉴定】
薄层层析:取石菖蒲药材粗粉,置于挥发油测定器中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所得挥发油用乙醚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后得挥发油,制备挥发油乙醚溶液,作为供试液;另取α-细辛醚的乙醚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展开,紫外灯下检出α-细辛醚。
【相关选方】
①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②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 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④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⑤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⑥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暮剧,暮差朝发,狂眩: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猫四两(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黄色,拣去斑猫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猫毒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 (《奇效良方》) 
        ⑧治风冷痹,身体俱痛:菖蒲(锉)、生地黄(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二两,生商陆根(去土,切)四两,生姜(切薄片)八两。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渍一宿,暴干,复纳酒中,以酒尽为度,暴干,捣筛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一钱匕,日再服。(《圣济总录》菖蒲散)
【原生形态】
石菖蒲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直径5~8毫米,外皮黄褐色。叶根生;剑状线形,长30~50厘米,宽2~6毫米,罕达1厘米,先端渐尖,暗绿色,有光泽,叶脉平行,无中脉。花茎高10~30厘米,扁三棱形;佛焰苞叶状,长7~20厘米,宽2~4毫米;肉穗花序自佛焰苞中部旁侧裸露而出,无梗,斜上或稍直立,呈狭圆柱形,柔弱,长5~12厘米,直径2~4毫米;花两性,淡黄绿色,密生;花被6,倒卵形,先端钝;雄蕊6,稍长于花被,花药黄色,花丝扁线形;子房长椭圆形。浆果肉质,倒卵形,长宽均约2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生长于山涧泉流附近或泉流的水石间。
【参考出处】
《别录》,《本草别说》,《本草图经》,《纲目》,《本草原始》
【功效分类】
开窍药    
【相关药材】
石菖蒲花    
【相关药品】
【关 键 词】
开窍    豁痰    理气    活血    散风    去湿    癫痫    痰厥    热病神昏    健忘    气闭耳聋    心胸烦闷    胃痛    腹痛    风寒湿痹    痈疽肿毒    跌打损伤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