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三七草
综合查询:

三七草介绍

药材名:
三七草
拼音名:
Sanqicao
英文名:
Gynura Root
拉丁名:
Radix Gynurae
别名:
土三七,见肿消,乳香草,奶草,泽兰,叶下红,散血草,和血丹,天青地红,破血丹,血壮丹,九头狮子草,白田七草
[字体:
【名称考证】
三七草 (《湖南药物志》) 、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丹(《分类草药性》)、血壮丹(《天宝本草》)、九头狮子草(《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白田七草(《中国土农药志》)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药用部位】
三七草的叶或全草,本植物的根(菊三七)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甘,平。入肝、脾二经。
【功效主治】
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资源分布】
分布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古籍考证】
①《百草镜》:"治乳痈肿毒,金疮止血,喉癣,双蛾,咳嗽。" ②《湖南药物志》:"行血止血,清热解毒。"
【化学成分】
根含蛋白质、多糖、鞣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等,近又从根中分得千里光碱(seneciomine)、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菊三七碱甲、乙(seneciphylinine A,B)。
【相关选方】

①治跌打损伤,经闭,咳血,吐血:三七草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或捣汁,冲烧酒服。 
        ②治衄血: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 
        ③治乳痈: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
        ④治无名肿毒:土三七叶,红赤葛根皮。捣绒包敷。(《四川中药志》) 。
        ⑤治毒虫螫伤:土三七叶汁液,涂患处,(《岭南采药录》)。
        ⑥治杨瘌毛入肉作痛:土三七叶,捣烂涂,(《秘方集验》) 。
        ⑦治急慢惊风: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钟,用水酒浆和匀灌入,(《延绿堂方》) 。

【原生形态】
三七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宿根肉质肥大。茎带肉质,高1米以上,嫩时紫红色,成长后多分枝,表面光滑,具细线棱。基生叶多数,丛生;有锯齿或作羽状分裂,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绿色,两面脉上有短毛;茎生叶互生,形大,长8~24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浅裂或具疏锯齿,先端短尖戌渐尖,叶片两边均平滑无毛;叶柄长1~3厘米;托叶1对,3~5浅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疏生茎梢,长1.5~2厦米;总苞绿色,摘状或钟状,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3~16毫米,边缘膜质,半透明,10~12枚排成一列,基部外面附有数枚小苞片;花冠筒状,黄色,6裂,裂片线形至卵形,长7~10毫米,先端尖;雄蕊5,药连合;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分叉,呈钻状,有短毛。瘦果线形,细小,表面有棱,褐色,冠毛多数,白色。花期9~10月。
【参考出处】
《百草镜》,《湖南药物志》
【功效分类】
理血药    止血药    
【相关药材】
三七花    三七    屏边三七    姜状三七    太白三七    藤三七    景天三七根    景天三七    绵三七    雪三七    
【关 键 词】
活血    止血    解毒    跌打损伤    衄血    咳血    吐血    乳痈    无名肿毒    毒虫螫伤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