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人参
综合查询:

人参介绍

药材名:
人参
拼音名:
Renshen
英文名:
Radix Ginseng
拉丁名:
Panax ginseng C. A. Mey.
别名:
人衔,鬼盖,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地精,百尺杵,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棒棰,红参,白参,野山人参,野山参,山参,野参,吉林人参,吉林参,鸡林参,朝鲜参,高丽参,别直参,棒槌,移山人参,移山参,边条红参,白干参,白杆参,生晒参,掐皮参,白糖参,全须白人参,东洋参,辽东参,力参,皱面还丹
[字体:
【名称考证】
人参 (《本经》) 人衔、鬼盖(《本经》),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地精(《广雅》),百尺杵(《本草图经》),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棒棰(《辽宁主要药材》)。
【科目来源】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药用部位】
人参的根。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主治】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治大失血、大吐泻及大病之后出现的元气虚极、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之证;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上腹痞满、呕吐泄泻等脾气不足之证;呼吸短促、行动乏力、动辄气喘、脉虚自汗等肺气亏虚之证;口渴、消渴等津伤之证;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等气血亏虚之证;身体虚弱所致的阳痿证等。
【用法用量】
5~10克,宜文火另煎,将参汁兑入其他药汁内饮用。研末吞服每次1~2克。如挽救虚脱,当用大剂量(30~60克)煎汁分数次灌服。
【用药忌宜】
实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用药配伍】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不宜与上述药物配伍使用。
【炮制方法】
糖参类:除去芦头,切段即可。
        红参类:除去芦头,切段。 或以湿布包襄,润软后切片,晾干。
【药材鉴定】
①园参又名秧参。主根(参体)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芦头)长约2~6厘米,直径约0.5~1.6厘米,有稀疏的碗状茎痕(芦碗)及一至数条不定根(参艼)。支根2~6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主要有以下几种:
        ㈠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
        ㈡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
        ㈢糖参:主根长约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甘而微苦。
        ㈣白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
        ㈤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
        ㈥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
        ㈦掐皮参:主根长约6~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㈧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园参商品,均以身长、支大、芦(根茎)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②野山参又名山参。主根短租,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由于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参有生晒参、糖参、掐皮参3种。其性状除全形外,均与相应的园参商品相似: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③移山参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加工商品同野山参。
        ④朝鲜人参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名别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
        ㈠朝鲜红参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根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
        ㈡朝鲜白参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
        此外,日本栽培的人参,习称东洋参,始载于《纲目拾遗》,商品因加工不同,分为白参与红参两种。
【相关选方】
①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胃虚冷,中脘气满,不能传化,善饥不能食:人参末二钱,生附子末半钱,生姜一分(切碎)。 上三味和匀,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鸡子一枚取清,打转,空心顿服。 (《圣济总录》温胃煮散) 
        ③治肺虚久咳:人参末二两,鹿角胶(炙,研)一两。每服三钱,用薄荷、豉汤一盏,葱少许,入铫子煎一、二沸,倾入盏内,遇咳时,温呷三、五口。(《食疗本草》) 
        ④治三、二年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各五两,知母、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贝母各二两。上八味为末,净磁合子内盛。每日用如茶点服。 (《卫生宝鉴》人参蛤蚧散) 
        ⑤治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运:人参五钱,熟附子一两。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温服。(《济生方》) 
        ⑥治心气虚损,怔忡而自汗者:猪腰子一只,用水两碗,煮至一盏半,将腰子细切,入人参半两,当归(上去芦、下去细者,取中段)半两。并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尽腰子,同上二味药滓,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百一选方》) 
        ⑦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恍惚振悸,差错谬忘,梦寐惊魇,恐怖不宁,喜怒无时,朝差暮剧,暮差朝剧,或发狂眩:远志(去苗及心)、菖蒲各二两,人参、白茯苓(去皮)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后临卧日三服。(《局方》定志丸) 
        ⑧治消渴引饮无度:人参、瓜蒌根各等分。生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冬汤送下。(《仁斋直指方》玉壶丸) 
        ⑨治消渴引饮:人参为末,鸡孑清调服一钱,日三、四服。(《纲目》) 
        ⑩止血后此药补之:大人参(去芦)二两,枣五枚。每服水二盏,煎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诸病除根。(《十药神书》独参汤)
【原生形态】
人参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主根肥大,肉质,圆柱状,常分歧,由根上部二分歧者习称灵体或横体;几不分歧或在下部分歧者习称笨体或顾体;须根长,有多数小疣状物;根茎上有茎痕,有时生效条不定根。茎直立,绿色,细圆柱形,光滑无毛。叶轮生于茎端,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初生时为1枚3出复叶,二年生者为1枚5出掌状复叶,三年生者为2枚5出掌状复叶,四年生者为3枚,以后逐年增多,最后增至6枚;叶具长柄;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复叶基部的小叶较小,长2~3厘米,宽1~1.5厘米;上部的小叶长4~15厘米,宽2.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沿叶脉有直立刚毛,下面无毛;小叶柄长达2.6厘米。总花梗由茎端叶柄中央抽出,长约7~20厘米,顶生伞形花序,有十余朵或数十朵淡黄绿色的小花,通常在第四年开始开花;花有梗,两性及雄性;萼绿色,6裂;花瓣6,先端尖;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在两性花中离生,在雄花中合生成中空的筒状。浆果状核果,肾形,成熟时鲜红色,每室含种子1枚。种子白色,扁平圆卵形,一侧平截。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茂密的林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北部的深山中。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如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成长的人参,称为移山参。
【功效分类】
补虚药    补气药    
【关 键 词】
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增智    大失血    大吐泻    元气虚极    气虚欲脱    脉微欲绝    倦怠无力    食欲不振    上腹痞满    呕吐泄泻    脾气不足    呼吸短促    行动乏力    动辄气喘    脉虚自汗    肺气亏虚    口渴    消渴    津伤之证    心神不安    失眠多梦    惊悸健忘    气血亏虚    身体虚弱    阳痿证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