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硇砂
综合查询:

硇砂介绍

药材名:
硇砂
拼音名:
Naosha
英文名:
Sal Ammoniac
拉丁名:
Sal Ammoniacus
别名:
北庭砂,赤砂,黄砂,狄盐,气砂,白硇砂
[字体:
【名称考证】
北庭砂(《四声本草》)、赤砂、黄砂(《石药尔雅》)、狄盐(《日华子本草》)、气砂(《本草图经》)、白硇砂(《中药志》)
【科目来源】
卤化物类矿物
【药用部位】
硇砂的晶体。
【性味归经】
咸苦辛,温,有毒。①《药性论》: “味酸咸,有大毒。”②《唐本草》: “味咸苦辛,温,有毒。”③《日华子本草》: “味辛酸,暖,无毒。”
        入肝、脾、胃经。①《玉楸药解》: “入足太阴脾、手太阴肺经。”②《本草求真》: “专入肠、胃。”③《本草再新》: “入肝、脾二经。”
【功效主治】
消积软坚,破瘀散结。治症瘕痃癖,噎膈反胃,痰饮,喉痹,积痢,经闭,目翳,息肉,疣赘,疗疮,瘰疬,痈肿,恶疮。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 1~3分。外用:研末点、撒或调敷,或入膏药中贴,或化水点涂。
【用药忌宜】
体虚无实邪积聚及孕妇忌服。
        ①《药性论》:“畏浆水。忌羊血。能腐坏人肠胃。”
        ②《唐本草》:“有毒,不宜多服。”
        ③《本草拾遗》:“有暴热,损发。”
        ④《日华子本草》: “畏一切酸。”
【炮制方法】
硇砂:除去杂质,打成碎块。制硇砂:取硇砂碎块,置沸水中溶化,澄清,除去残渣,倾入磁盆中,加醋隔水加热蒸发,随时将液面的白色浮霜捞出,置白纸上,干燥即成。(每硇砂100斤,用醋50斤)①《日华子本草》:“凡修制硇砂,用黄丹、石灰作柜,煅赤使用,并无毒。”②《本草衍义》:“硇砂,用须水飞过,入磁器中,于重汤小煮其器,使自干,杀其毒,去其尘秽。”③《纲目》:“硇砂,今时入多用水飞净,醋煮干如霜,刮下用之。”
【资源分布】
产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药材鉴定】
为白色结晶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大小不一。全体白色,有的稍带淡黄色。质较脆,易碎,用指甲即可刮下白色粉末,断面显束针状纹理,有光泽。臭微,用舌舔之,味咸苦而刺舌。以块整、色白、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热之不熔融而挥散。可溶于水,水溶液显铵盐与氯化物之各种反应。硇砂药材,除上述正品外,市场上使用较广、较久的,尚有一种紫硇砂,又称红硇砂,为含有少量硫和理的石盐晶体。多呈立方形,有棱角或凹凸不平,表面暗红色或紫红色,质重。臭气浓,味咸。热之不挥散而残留。显微鉴定: 本品于偏光镜下:无色透明,有的含有少量杂质。中正突起,折射率N=1.638。正交偏光镜间全黑,为均质体。
【古籍考证】
出自《唐本草 》
        ①《抱朴子》:“伏硇药甚多,牡蛎、海螵蛸、晚蚕沙、羊?骨、河豚、鱼胶、鱼腥草、萝卜、独帚、卷柏、羊蹄、商陆、冬瓜、羊踯躅、苍耳、乌梅。”
        ② 《药性论》:“硇砂能销五金八石,腐坏人肠胃,中者研生绿豆汁,次一、二升解之。”
        ③ 《唐本草》:“硇砂柔金银,可为焊药。形如朴消,光净者良。驴马药亦用之。”
        ④《纲目》: “硇砂亦消石之类,乃卤液所结,出于青海,附盐而成质,人采取淋炼而成,状如盐块,以白净者为良。其性至透,用黝罐盛悬火上,则常干,或加干姜同收亦良,若近冷及得湿即化为水,或渗失也。”
        ⑤《本草原始》:“戎硇块小、色白、带石者,俗呼番硇。有等色青、色红、色黄,俗呼气硇,次之。块大色暗、底黑者,俗呼盐硇,最下。”
        ⑥《纲目拾遗》:“硇砂有二种。一种盐脑,出西戎,状如盐块,得湿即化为水或渗失;一种番硇,出西藏,有五色,以大红者为上,质如石,并无卤气。濒湖所引,皆盐硇也。真藏硇能化血肉为水,虽煅炼亦不可服。”
        ⑦《增订伪药条辨》:“上品之淡硇,内地不可能得,近今所通行者,皆咸硇、石硇,为不道地,亦有高下不同。如色如朱砂,或淡红起镜面,西土产者佳。如猪肝色者,名猪肝硇,或曰洋硇者次之。山西出者为石硇,亦次。陕西出者为香硇,红色者亦佳。湖广出者为咸硇,又名江砂,其色要白者佳,食盐色着次之。”
【化学成分】
白硇砂主要含氯化按(NHCl);据分析合: NH433.06%, Cl-69.02%, Fe0.005 %,水不溶物0.19%,SO40.15%,Ca0.14%,Mg0.01%。纯氯化铵为无色结晶。近代硇砂,常用人工制作,纯度可以极高。紫硇砂主要含氯化钢; 此外尚含 Fe, Fe,Mg,S 及 SO4。硇砂(白硇砂)主含氯化铵(NH4Cl),尚含少量单质硫和钙、镁、铁、铝、钠等元素。近代人工制品纯度很高。
【化学鉴定】
(1)取样品少许置试管中小火加热,不熔融,试管上端有白色升华物。
        (2)取样品少许,加10%氢氧化钠溶液少量,微热便产生氨气,使pH试纸变成蓝紫色。
【相关选方】
①治妇人食黡久不消,令人瘦弱食少:硇砂(细研)、青礞石,硫黄(细研)、京山棱(微炮,锉)、干漆(捣碎,炒令烟出)、穿山甲(炙令黄焦)各半两,巴豆三十枚(去皮,炒令黄色)。上药,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橘皮汤下五丸。(《圣惠方》硇砂丸)
        ②治痃癖:鼠屎一合,炒令黄,以水二升,煮五、六沸,极热滤取汁,置碗中,急纳硇砂一小两,乃盖头经宿,明日平旦温为两服,稍晚眼,无所忌。(《外台秘要》)
        ③治虚中有积,心腹肋胁胀痛:附子半两(炮),硇砂一钱(汤飞),丁香一钱(不见火),干姜一钱半。上为细末,旋入硇砂,研和,用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粒,加至二十粒,生姜汤下,不拘时候。(《魏氏家藏方》硇附丸)
        ④治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面青足冷:硇砂二两,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上先以酒一小盏,煎础砂十佘沸,候消化,澄滤取清,去砂石后,却入铫子内,与桃仁膏旋旋添酒煎,约入酒一大盏已来,煎成膏,用蒸讲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下二十丸。(《圣惠方》)
        ⑤治积痢:硇砂一分,朱砂一分(并研极细)。另用黄蜡半两,巴豆三七粒,去壳、皮、膜,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二七粒,止将一七粒与前二味同研极匀,再熔蜡匮药,旋丸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 水泻,生姜汤下;白痢,艾汤;亦白痢,乌梅汤;服时须极空腹。 服毕一时,方可吃食,临卧尤佳,次食淡粥一日。 疟疾,乳香汤服,不发日晚间服。 (《本事方》灵砂丹)
        ⑥治翻胃吐食,十膈五噎,呕逆不止,心腹疼痛,粥药不下:附子一枚(重七钱者,剜脐作一窍,入细硇砂一分在内填满,将附子碎末塞口,用生面作饼裹之,如有剩着附子末,更以一饼裹之,慢火煨,令面焦黄为度,去面不用,只用硇砂、附子为末),木香三钱,丁香三钱(二味同为末)。 上件一处拌匀,面和为丸,每一两作二十丸,捏作饼子。 每服一饼,用生姜一块,如大拇指大,切作二破,置药在内,湿纸裹煨令香熟,和姜细嚼,米饮送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硇附饼子)
        ⑦治膀胱疝气,外肾肿胀,痛不可忍:乳香(乳钵坐水益中研),硇砂(飞)各三钱,黄蜡一两。上乳香研细,硇砂同研匀,熔蜡和丸,分作一百单八,以线穿之,露一夕,次日用蛤粉为衣。旋取一粒,用乳香汤吞下。(《本事方》念珠丸)
【原生形态】
硇砂等轴晶系。晶体一般呈柱状、纤维状及粒状。白色或淡灰。条痕为白色。玻璃光泽。透明或微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1.5~2。比重1.52。 性脆。多产于火山熔岩的岩穴内,有时与石炭、石盐伴生,当石炭燃烧时也可产生,成壳皮状覆于岩石表面。
【参考出处】
《唐本草 》,《抱朴子》, 《药性论》,《唐本草》,《纲目》,《本草原始》,《纲目拾遗》,《增订伪药条辨》
【功效分类】
【关 键 词】
消积软坚    破瘀散结    症瘕痃癖    噎膈反胃    痰饮    喉痹    积痢    经闭    目翳    息肉    疣赘    疗疮    瘰疬    痈肿    恶疮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