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密蒙花
综合查询:

密蒙花介绍

药材名:
密蒙花
拼音名:
Mimenghua
英文名:
Pale Butterflybush Flower
拉丁名:
Flos Buddlejae
别名:
小锦花,蒙花,黄饭花,疙瘩皮树花,鸡骨头花,羊耳朵,虫见死草,羊春条,绵糊条子,黄花醉鱼草,绵条子
[字体:
【名称考证】
小锦花(《雷公炮炙论》)、蒙花(《本草求真》)、黄饭花(《南宁市药物志》)、疙瘩皮树花(《中药材手册》)、鸡骨头花(《四川中药志》)。又名:羊耳朵(《滇南本草》)、虫见死草、羊春条、绵糊条子、黄花醉鱼草、绵条子。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马钱科植物
【药用部位】
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
【性味归经】
甘,凉。《开宝本草》: “味甘,平微寒,无毒。”王好古:“入肝经。”
【功效主治】
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筛净灰土。《雷公炮炙论》:“凡使密蒙花,先拣令净,用酒浸一宿,漉出候干,却拌蜜令润,蒸,从卯至酉出,日干,如此拌蒸三度,又却日干用。每修事一两,用酒八两浸,待色变,用蜜半两蒸为度。”
【资源分布】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药材主产于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此外,云南、广西、湖南等地亦产。
【药材鉴定】
为多数小花蕾簇生的花序。形状、大小不一,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密被毛茸。单个花蕾虽短棒状,上粗下细,长3~6毫米,顶端圆而略膨大,花萼钟状,4裂,花冠简状,裂瓣暗紫色,毛茸极稀疏。全体柔软而易碎,断面中央黑色。气微香,味甘而微苦辛。以花蕾密聚、色灰黄、有茸毛、质柔软者为佳。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尚以瑞香料植物结香 Edgeworthiachrysantha Lindl.的花蕾作密蒙花。商品习称“新蒙花”或“蒙花珠”,四川草药名“梦花”。
        显微鉴定:粉末:棕色。①星状毛体部2细胞,基部并列,每个细胞2分叉,较平直或稍弯曲,先端渐尖或钩状,直径12~31μm,长50~424μm,壁厚约至9μm;柄1~2细胞,长12~36μm,直径16~24μm,壁稍厚,有的胞腔含颗粒状物。②非腺毛单细胞,长38~590μm,直径13~25μm,壁薄,疣突起较大而密。③腺毛头部顶面观(1~)2细胞,2细胞者并列呈哑铃形、鞋底形或蝶形,有的细胞含颗粒状物;柄 短,1~2细胞。④花粉粒类圆形,直径13~21μm,具3孔沟,表面隐约可见颗粒状或细网状纹饰。⑤花冠表皮细胞类长方形、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平直或微弯曲。毛茸脱落痕类圆形;花冠边缘表皮细胞呈绒毛状,有细密角持纹理。此外,有果皮表皮细胞及果皮组织。本品以花蕾密聚、色灰黄、茸毛多者为佳。
【古籍考证】
出自 ①《开宝本草》:“密蒙花,生益州川谷。树高文余。叶似冬青叶而厚,背色白有细毛。二月三月采花。”②《本草衍义》:“密蒙花,甚多。叶,冬亦不雕,然不似冬青。盖柔而不光洁,不深绿,花细碎,数十房成一朵,冬生春开。 ”③《滇南本草图说》:“羊耳朵采皮研末,遇小儿生肝虫目翳,口蚀黑晕,用此一捻吹人鼻中,可救。”
【化学成分】
花穗含醉鱼草甙(Buddleo—glucoside)、刺槐素(Acacetin)等多种黄酮类。含密蒙花甙,即柳穿鱼甙(刺槐甙,buddleoglycoside, linarin,acaciin),为刺槐素(acacetin)与芸香糖形成的甙。
【化学鉴定】
取本品粉末1g,置50ml三角烧瓶中,加95%乙醇40ml,浸泡过液,滤过,残渣再加适量乙醇提取,滤液合并到50ml,供试。(1)取滤液2ml,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即出现浑浊,有大量棕色沉淀析出,放置过夜褐色沉淀集于底部,振摇不起。(示黄酮类)(2)取滤液2ml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即由淡黄色变为绿黑色,不透明,放置过夜,有较多沉淀析出,(示酚羟基)
【相关选方】
①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头痛,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②治眼障翳:密蒙花、黄柏根(洗锉)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或煎饧汤下。(《圣济总录》密蒙花丸)
        ③治眼羞明,肝胆虚损,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荆子、青葙子、木贼、石决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食后
【原生形态】
密蒙花,又名:羊耳朵(《滇南本草》),虫见死草、羊春条、绵糊条子、黄花醉鱼草、绵条子。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灰褐色,略呈四棱形,密被灰白色绒毛。叶对生,狭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小锯齿,表面被细星状毛,叶脉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至黄色星状茸毛,叶脉隆起;叶柄长6~10毫米,被灰白色茸毛;托叶在两叶柄基部萎缩成一横线.圆锥花序顶生,长5~12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披针形,被绒毛;花萼钟形,先端4裂;花冠筒状,长约1.5厘米,先端4裂,筒部紫堇色,口部橘黄色,内外均被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上位,2室,先端被茸毛,花柱短,柱头不裂。蒴果长2~6毫米,2瓣裂,基部具宿存的花萼和花瓣。种子多数,细小,多扁平。花期2~3月。果期7~8月。生于山坡、丘陵、河边、村边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本植物的叶(羊耳朵叶)亦供药用。
【参考出处】
《开宝本草》,《本草衍义》,《滇南本草图说》
【功效分类】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关 键 词】
祛风    凉血    润肝    明目    目赤肿痛    多泪羞明    青盲翳障    风弦烂眼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