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鹿角霜
综合查询:

鹿角霜介绍

药材名:
鹿角霜
拼音名:
Lujiaoshuang
英文名:
拉丁名:
Cervus nippon Temminck(梅花鹿),C.elaphus L(马鹿)
别名:
鹿角白霜
[字体:
【名称考证】
鹿角白霜(《本草蒙筌)
【科目来源】
鹿科动物
【药用部位】
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性味归经】
咸,温。①《医学人门》:“味咸,温,无毒。”②《医林纂要》:“甘咸,温。”入肝、肾经。
【功效主治】
补肾助阳、健脾祛寒。治肾虚、肾阳不足、子宫虚冷、崩漏、呕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阴虚阳亢者忌服。
【炮制方法】
鹿角霜:拣去杂质,斫成小块。
        鹿角霜块:将鹿角霜研成细粉,每斤加入鹿角胶2两(加水4 ~5倍烊化),面粉2两,拌匀压平,切成小方块,晒干。现在所用的鹿角霜,均是提制鹿角胶后剩下的残渣(详鹿角胶条),而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过程中,有不提出胶质者,也有加入其他辅料药者。
        ①《圣惠方》:“取鹿角嫩实处五斤,先用水煮三、五十沸。洗刷令净。即以大麻仁研取浓汁,煮角约一复时便坎,后又须刷洗锅器令净,更用真牛乳五斤炼,专青如玉色即住。”
        ②《卫生易简方》:“以米泔浸鹿角七日令软,人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以东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许,捣成霜用。”
        ③《济急仙方》:“用新角三对,寸截,盛于长流水浸三日,刮净,人椿实子、桑白皮、黄蜡各二两,铁锅中水煮三日夜,不可少停,水少即添汤6日足取出刮净,晒研为霜。”
        ④《韩氏医通》:“以角之新者,寸截,囊置长流水中七日。瓦击水煮,每角一斤,人黄蜡半斤,缶口用露酒一壶掩之,别沸流水旋添,勿令下竭,桑柴火足十二时,其角坎矣,竹刀切去黑皮,取白者春细为霜。”
【药材鉴定】
为圆柱形或劈破成半圆柱形的块,大小粗细不一。一般马鹿角的霜块较粗大,花鹿角的霜块较细小。外层灰白色,质较致密,内层色较深,质疏松多细孔。气无,味微苦涩,有粘舌感。以块整齐、色灰白、不槽朽者为佳。
【古籍考证】
 ①《本草蒙筌》:主治同鹿角胶,功效略缓。②《医学入门》:治五劳七伤赢瘦,补肾益气,固精壮阳,强骨髓,治梦遗。③《本草汇言》:收涩止痢,去妇人白带。④《本草新编》:止滑泻。⑤《本经逢原》:治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胃反呕吐。
【相关选方】
①治肾寒羸瘦,生阳气,补精髓:鹿角霜,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巴戟天(去心)、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各一两。上五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 (《圣济总录》鹿角霜丸)
        ②治诸虚百损,羸弱不堪者:用铜甑一具,着底铺薄荷末二两,上铺山药末八两,上铺鳗鱼(去头、尾)一斤,上铺鹿角霜四两,再以薄荷细末二两盖之,蒸极烂,将鱼骨炙脆为末,共一处捣和丸。每服五钱,白汤下。(《何氏济生论》鹿角霜丸) 
        ③治盗汗遗精: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盐汤下四十丸。(《普济方》) 
        ④治小便频数:鹿角霜、白茯苓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梁氏总要方》) 
        ⑤治五种腰痛,夜多小便,膀胱宿冷:鹿角霜,细研如面,每日空腹时以温酒调下二钱,晚食前再服。(《圣惠方》鹿角霜方) 
        ⑥治膏淋: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三因方》鹿角霜丸)
【参考出处】
《品汇精要》,《本草蒙筌》,《医学入门》,《本草汇言》,《本草新编》,《本经逢原》
【功效分类】
补虚药    补阳药    
【相关药材】
驯鹿角霜    
【关 键 词】
补肾助阳    健脾祛寒    肾虚    肾阳不足    子宫虚冷    崩漏    呕吐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