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龙涎香
综合查询:

龙涎香介绍

药材名:
龙涎香
拼音名:
Longxianxiang
英文名:
-
拉丁名:
Physeter catodon L.
别名:
龙漦,龙腹香
[字体:
【名称考证】
龙涎香 (《纲目拾遗》) ,龙漦(《酉阳杂俎》)
【科目来源】
抹香鲸科动物
【药用部位】
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
【性味归经】
甘酸,气腥,微温。①《药性考》:“味甘,气腥,性涩。”②《纲目拾遗》:“气腥,味微酸咸,无毒。”入心、肝、肺、肾四经。
【功效主治】
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治咳喘气逆,气结症积,心腹疼痛,淋病。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分。
【用药忌宜】
孕妇忌用。
【用药配伍】
①《酉阳杂俎》:“龙漦遇烟煤则不散。入药忌铁器及石膏。配肉桂,温阳活血、散寒止痛;配柴胡,理气解郁;配金铃子,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配车前草子,利水通淋。
【资源分布】
分布遍及各大洋。
【药材鉴定】
干燥的龙涎香,呈不透明的蜡状胶块.色黑褐如琥珀,有时有五彩斑纹。质脆而轻,嚼之如蜡,能粘齿。气微腥,味带甘酸。比重约0.7~O.9,融点为60℃,可溶于纯酸中。燃烧时发蓝焰,香气四溢,酷似麝香而幽雅,被熏过之物,能保持持久的香气。以黑褐色、体松质韧、焚之有幽香者为佳。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星槎胜览》:“龙涎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气,久则成大块,或大鱼腹中刺出若斗大,亦觉鱼腥,焚之清香可爱。”2.《稗史汇编》:“龙涎香,白者如百药煎,而腻理极细;黑者亚之,如五灵脂而光泽,其气近于臊,似浮石而轻,香本无损益,但能聚香耳。和香而用真龙涎,焚之则翠烟浮空,结而不散。泉广合香人云,龙涎入香,能收敛脑麝气,虽经数十年者,香味仍存。” 3.《峤南琐记》:“试龙涎香法:将结块者奋力投没水中,须臾突起浮水面;或取一钱口含之,微有腥气,经宿,其细沫已咽,余胶结舌上,取出,就湿称之,仍重一钱,又干之其重如故;虽极干枯,用银簪烧极热钻入枯中,乘暖抽出,其涎引丝不绝。验此不分褐白、褐黑,俱真。” 4.《纲目拾遗》;“龙涎香,大抵不必论其色,总以含之不耗,投水不没,雨中焚之能爆者良。入药用,隔汤,顿化如胶糖状者佳。”“河南薛姓客言,曾在嘉兴永太守处,见有龙泄,结成大块,其质亦轻,有六、七两及斤许不等,每块皆起螺旋纹,如象牙花纹,其色有纯黑,有褐白二种。欲辨真伪,刮屑少许,以滚水泡之,其气悉?而成云。人服之,入腹亦不耗,惟见鸡汤辄化。其功效,食之能暖妇人子宫,治男子下元虚冷。”
【化学成分】
约含25%龙涎香醇(Ambrein)。灰分中主要含氧化钙6.21%、氧化镁9.88%、五氧化二磷4.65%、二氧化硅6.02%。
【原生形态】
抹香鲸,又名:真甲鲸、巨头鲸。为齿鲸类中最大的一种。一般体长14米左右,最大者可达23米。雌雄个体差异大,雌者仅雄者之半。头部庞大,约占体长1/4以上。额部钝圆形,比细长的下腭甚为突出。仅下颌具牙齿。头顶左方具一喷水孔。眼位于口角的后方。外耳孔极小。体形前粗后细。鳍肢较小,宽而圆,无背鳍,但具少数肉峰,尾鳍较宽。体背暗黑色,体侧略淡,腹面银灰或白色。以深海产的乌贼为主要食物,亦吃多种小鱼。主要活动于热带、更热带的温暖海洋中;营一雄多雌的群居生活。
【参考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星槎胜览》,《稗史汇编》,《峤南琐记》
【关 键 词】
行气活血    散结止痛    利水通淋    咳喘气逆    气结症积    心腹疼痛    淋病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