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龙骨
综合查询:

龙骨介绍

药材名:
龙骨
拼音名:
Longgu
英文名:
Drgon’s bones,Fossilizid
拉丁名:
Os Draconis(Fossilia OssiaMastodi)原矿物Fossilia Ossis Mastrodi
别名:
那伽骨,白龙骨
[字体:
【名称考证】
龙骨(《本经》) ,陆虎遗生《和汉药考》、那伽骨《梵书》,白龙骨(《千金方》
【药用部位】
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
【性味归经】
甘涩,平。①《本经》:“味甘,平。”②《别录》:“微寒,无毒。”③《药性论》:“有小毒。”④《本草正》:“甘,平,性涩。”⑤《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微辛,性平。”
        入心、肝、肾、大肠经。①《纲目》:“入手足少阴、厥阴经。”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少阴,兼入手少阴、阳明经。”
【功效主治】
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
有湿热、实邪者忌服。
【用药配伍】
①《本草经集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②《药性论》:“忌鱼。”配牡蛎:软坚散结,养阴潜阳。配麻黄根:补肾助阳,固精缩尿。配桂枝:补心阳,镇潜安神。配远志:交通心肾。
【炮制方法】
龙骨:刷净泥土,打碎。煅龙骨:取刷净的龙骨,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坩埚内煅红透,取出,放凉,碾碎。《纲目》:“近世方法,但煅赤为粉,亦有生用者。《事林广记》云:用酒浸一宿,焙干研粉,水飞三度用,如急用,以酒煮焙干。或云,凡入药须水飞过晒干,每斤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时,晒干用,否则著人肠胃,晚年作热也。”
【资源分布】
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云南等。
【药材鉴定】
①五花龙骨 又名:青化龙骨、花龙骨。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淡黄白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的花纹,深浅粗细不一。表面平滑,时有小裂隙。断面多粗糙,质硬而脆,易片片剥落而散碎。吸湿性强,以舌舐之有吸力。无臭,无味。以质脆、分层、有五色花纹、吸湿力强者为佳。
        ②龙骨 又名:白龙骨(《千金方》)。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有的具纹理与裂隙,或具棕色条纹和斑点。质硬,断面不平坦,色白,细腻如粉质。吸湿力亦强。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但一般以五花龙骨为优。显微鉴定: 本品于偏光镜下:羟磷灰石呈纤维状或粒状个体,依生物结构呈中心有空洞的同心环带状分布。正中突起。一级干涉色。负延性。平行消光。一轴晶。负光性。方解石呈粒状,具明显双折射和高级白的干涉色,与雏晶磷灰石一起填充在骨骼的中空部位。
【古籍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吴普本草》:“龙骨,色青白者善。”
        ②《雷公炮炙论》:“龙骨,剡州生者、仓州太原者上,其骨细文广者是雌,骨粗文狭者是雄,骨五色者上,白色者中,黑色者次,黄色者稍得,经落不净之处不用。”
        ③《别录》:“龙骨,生晋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采无时。”
        ④陶弘景:“龙骨,今多出益州梁州间,巴中亦有,骨欲得脊胫,作白地锦文,舐之著舌者良,齿小强,犹有齿形,角强而实。”
        ⑤《本草图经》:“龙骨并齿、角,今河东州郡多有之。”
        ⑥《本草汇言》:“尝过晋、蜀山谷,为访所产龙骨之处,岩石棱峭,溪径坟衍,则有磊磊如龙鳞,隐之如爪牙者,随地掘之,尽皆龙骨,岂真龙之骨有若此之多,而又皆尽积于梁、益诸山也。要皆石燕、石蟹之伦,蒸气成形,石化而非龙化耳。”
【化学成分】
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尚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 主含羟磷酸钙Ca5 (PO 4) 3(OH)(羟磷灰石);尚含少量碳酸钙CaCO3 (方解石)及铁、铝、镁 、锰、锶等元素。
【化学鉴定】
(1)本品不溶于水,加稀硝酸能溶且产生气泡,有钙盐及磷酸盐的鉴别反应。钙盐鉴别反应见石膏。磷酸盐鉴别反应:取本品溶液,加钼酸铵试液与稀硝酸后,加热即发生黄色沉淀;分离,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加氨试液使上反应逆向而溶解。
        (2)X射线衍射法鉴定:在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谱上应羟磷灰石和方解石的特征衍射峰。
【相关选方】
①治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方脉正宗》)
        ②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熬)五两,蜀漆(去腥)三两,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③治好忘:龙骨、虎骨、远志各等分。 上三味,治下筛。食后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④治心虚盗汗:龙骨五钱(火煅),茯苓一两,人参六钱,莲肉三两(俱微炒),共研为末,麦门冬(去心)四两,酒煮,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⑤治产后虚汗不止:龙骨一两,麻黄根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⑥治遗尿淋沥:白龙骨、桑螵蛸等分。为末。每盐汤服二钱。(《梅师集验方》)
【参考出处】
《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雷公炮炙论》,《别录》,《本草图经》,《本草汇言》
【功效分类】
安神药     
【相关药材】
柔毛水龙骨    龙骨马尾杉    友水龙骨    川拟水龙骨    龙骨莲    水龙骨    土龙骨    
【相关药品】
【关 键 词】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