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勒鱼
综合查询:

勒鱼介绍

药材名:
勒鱼
拼音名:
Leyu
英文名:
拉丁名:
Ilisha elongata(Benett)
别名:
鳓,鲞鱼,檵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
[字体:
【名称考证】
勒鱼 (《纲目》),鳓(《篇海》)、鲞鱼(《正字通》)、檵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科目来源】
鲱科动物
【药用部位】
鳓鱼的肉。
【性味归经】
①《纲目》: "甘,平,无毒。"②《医林纂要》: "甘咸,平。"《本草撮要》: "入手、足太阴经。"
【功效主治】
补肺健脾。治虚证。
【用药忌宜】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风,醉者更甚。"
【资源分布】
分布很广,北自辽宁,南达海南岛均有。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勒鱼,出东南海中。以四月至,渔人设网候之,听水中有声则鱼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止。状如鲥鱼,小首细鳞,腹下有硬刺,如鲥腹之刺。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干者谓之勒鲞,吴人嗜之。"
【原生形态】
鳓鱼体长而宽,很侧扁;背缘窄,腹缘较背缘隆凸。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小,头上部通常有2条隆起的嵴,由吻部达头后方。口大,向上倾斜。下颌发达,前颌骨小而短;上颌骨宽而短,后端达眼的中伺。上下颌、胯骨及舌上均有细齿。鳞薄。形圆,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9~53,横列鳞15。腹部有硬锯齿状棱鳞,腹鳍前为24~27,腹鳍后为12~15。背鳍短,15~17,起点距吻端及尾鳍基之距离相等,而在腹鳍起点后有一相当距离。臀鳍长,47~50,基部长约为背鳍基部的3倍。胸鳍末端几达腹鳍。腹鳍极短小。尾鳍深叉形。体两侧及下方银白色;体背、吻端、背鳍和尾鳍淡黄绿色;其他各鳍白色。夏季到浅海或河口产卵,平时均居于深海中。主要食物为鱼类、头足类等动物。
【参考出处】
《本草纲目》
【关 键 词】
补肺健脾    虚证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