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苦地丁
综合查询:

苦地丁介绍

药材名:
苦地丁
拼音名:
Kudiding
英文名:
Bunge Corydalis Herb
拉丁名:
Herba Corydalis Bungeanae
别名:
地丁,地丁草
[字体:
【名称考证】
苦地丁 (《中药志》) ,地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地丁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罂粟科植物
【药用部位】
地丁紫堇的全草。
【性味归经】
①《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寒。”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寒,味苦,小毒。”《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心、脾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资源分布】
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
【药材鉴定】
为干燥皱缩全草,长5~10厘米,叶具长柄;叶片3回羽状深裂,裂片狭细。叶腋有淡紫色小花,或长椭圆形扁平的荚果,表面灰绿色,内含数粒扁圆形、黑色的种子。味苦。
【古籍考证】
出自《中药志》。
【化学成分】
含有10多种生物碱。从其中得到苦地丁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暂名)4种不同的生物碱。另含香豆精类内酯、甾体皂甙、酚性物质、中性树脂和挥发油等。全草含紫堇碱(corynoline)、乙酰紫堇灵碱(acetylcorynoline)、四氢黄连碱、原阿处碱等10多种生物碱。另含香互或内酯 、甾体皂甙、酚性成分、树脂、挥发油等,尚含黄酮类成分。
【化学鉴定】
 ⑴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水浴 上回流10min,滤过,滤液稍浓缩,取1ml浓缩滤液,加浓相机数滴及镁 粉少许,沸水浴中加热3~5min,溶液显粉红色。(示黄酮类)⑵取本品粉末1g加酸性乙醇2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2%盐酸5ml 溶解,酸液再加氯水碱化后,用氯仿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将氯仿提取液各2滴分别滴于白磁板上各加5%硫酸1~2滴溶解后,分别加生物碱沉淀试剂各1~2滴,均有沉淀发生。
【相关选方】
①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地丁一两,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痢疾:地丁草配火线草、地榆,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③治指头感染初起,淋巴管炎(红丝疔)红肿热痛:地丁、野菊花各一两。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④治疔肿:鲜地丁、葱白、生蜂蜜捣敷。(《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湿热疮疡:地丁一两,金银花一两,蒲公英一两,大青叶三钱。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原生形态】
地丁紫堇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由基部分枝,无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长3.5~10厘米,具长柄;叶片轮廓卵形,长1.5~3.5厘米,3~4回羽状全裂,1回裂片2~3对,轮廓斜宽卵形,具细柄或几无柄,小裂片狭卵形至披针状条形,宽0.5~1.2毫米。总状花序长1~6.5厘米;苞片叶状;萼片小,2片,近三角形;花冠紫色,花瓣4,2列,外列2瓣大,唇形,前面1瓣平展,后面1瓣基部成距,内列2瓣小,具爪,先端愈合;雄蕊6;子房上位,花柱线形。蒴果狭椭圆形,长约1.6厘米。花期4月。果期5~6月。生于山沟、溪流及平原、丘陵草地或疏林下。
【参考出处】
《中药志》
【功效分类】
【相关药材】
黄花地丁    紫花地丁    地丁    
【关 键 词】
清热解毒    温病    高热    烦躁    流感    传染性肝炎    肾炎    瘰疬    腮腺炎    疔疮    化脓性感染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