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
用户登陆
●
免费注册
●
加入收藏夹
医药快讯
|
用药专题
|
用药警示
|
药品查询
|
疾病查询
|
疾病自测
|
健安博客
|
健安论坛
|
学习培训
常识保健
|
疾病用药
|
用药公告
|
中医中药
|
药品分类
|
专家咨询
|
药品口碑
|
药品招商
|
健康评估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爵床
综合查询:
爵床介绍
药材名:
爵床
拼音名:
Juechuang
英文名:
Creeping Rostellularia Herb
拉丁名:
Herba Rostellulariae 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Nees
别名:
爵卿,香苏,赤眼老母草,赤眼,小青草,睛蜒草,苍蝇翅,鼠尾红,瓦子草,五累草,六角仙草,观音草,洛积草,肝火草,倒花草,山苏麻,四季青,炸猛腿,野万年青,毛泽兰,屈胶仔,麦穗红,六角英,大鸭草,六方府积草,蛇食草,水竹笋,麦穗癀,鼠尾癀,阴牛郎
[字体:
大
中
小
]
【名称考证】
爵卿(《吴普本草》)、香苏(《别录》)、赤眼老母草(《唐本草》)、赤眼(《品汇精要》)、小青草(《百草镜》)、睛蜒草、苍蝇翅(《纲目拾遗》)、鼠尾红(《台湾植物名录》)、瓦子草(《中国药植志》)、五累草(《南京民间药草》)、六角仙草(《福建民间草药》)、观音草、洛积草、肝火草、倒花草(《江西民间草药》)、 山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四季青、炸猛腿(《浙江民间草药》)、野万年青、毛泽兰(名四川中药志》)、屈胶仔、麦穗红 (《闽东本草》)、六角英、大鸭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六方府积草(名江西草药》)、蛇食草、水竹笋(《上海常用中草药》)、麦穗癀、鼠尾癀(《福建中草药》)、阴牛郎(〈江苏药材志》)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爵床科植物
【药用部位】
爵床的全草。
【性味归经】
咸辛,寒。①《本经》: 咸,寒。”②《别录》: “无毒。”③《纲目》: “微辛。”入胆、肝、脾三经;《闽东本草》: “入肝、胆二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疟疾,痢疾,黄疸,肾炎浮肿,筋骨疼痛,小儿疳积,痈疽疗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看1~1.5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
过服亦克脾气〈本草汇言〉、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者不宜〈闽东本草)。
【炮制方法】
采得后,除去泥土、杂质等,鲜用;或晒干用。
【资源分布】
分布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福建及台湾等地。
【药材鉴定】
全草长约法三章5-30厘米,茎方形,节部膨大生根。叶对生,卵形,长约2-5厘米,顶上穗花淡红色,长约2、5厘米。花萼 裂片4枚,线状,花冠两唇三浅裂;雄蕊2枚。蒴果长约5毫米,上部具4 粒种子,种子表面有瘤 状皱纹,以干燥、体壮、完整、洁净者为佳。显微鉴定: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含钟乳体细胞甚多,梭形,稍弯曲,两端渐尖或钝圆,长200—800μm,直径33—58μm;气孔直轴式;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 33—43μm,柄短,单细胞;非腺毛2-5细胞,长230—700μm,基部直径约至60μm,表面有角质条纹,有的可见疣状突起。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含钟乳体胞较小,长200— 500μm,直径11—58μm;气孔密布;腺鳞颇多;非腺毛着生于叶脉及叶缘处。
【古籍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唐本草》:“爵床,似香荣,叶长而大,或如茬且细。生平泽熟田近道旁。”
②《纲目》:“爵床,原野甚多,方茎对节,与大叶香蕾一样,但香蕾搓之气香,而爵床搓之不香,微臭,以此为别。”
③《纲目拾遗》:“小青草,五月生苗,叶短小,多茎,不甚高,开花成簇,红色两瓣,与大青同,但细小耳。《纲目》‘小青’条集解下引《图经》,生福州,三月生花,亦不载其形状,未免失考,且主治亦别。《圃事须知》小青一名淡竹花, J比则另是一种。”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还含有爵床素 C和D(Justi-cidin C,D)等木脂体。Justicia procumbens L. Var. Leucantha Honda含爵床定A、B,山荷叶素(Diphyllin),新爵床辛 A、 B(NeojusticinA、B),台湾杉素E甲醚(Taiwanin E methyl ether),爵床辛(Justicin),异爵床辛(Isojusticin)。预试全草有生物碱反应。另含爵床新素C(justicidin C)、爵床新素D(justicidin D)及爵床新素E(justicidin E,即去甲氧基爵床新素D)。
【相关选方】
①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爵床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疟疾:爵床一两。煎汁,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钩端螺旋体病:爵床(鲜)八两。捣烂,敷腓肠肌。(《云南中草药》)
④治酒毒血痢,肠红:小青草、秦艽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本草汇言》)
⑤治黄疸,劳疟发热,翳障初起:小青草五钱,煮豆腐食。(《百草镜》)
⑥治肾盂肾炎:爵床三钱,地菍、凤尾草、海金砂各五钱,艾棉桃(寄生艾叶上的虫蛀球)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⑦治乳糜尿:爵床二至三两,地锦草、龙泉草各二两,车前草一两半,小号野花生、狗肝菜各一两(后二味可任选一味,如龙泉草缺,狗肝菜必用)。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文火煎成400~600毫升,其渣再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300~400毫升,供患者多次分服,每日一剂,至少以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或于尿转正常后改隔日一剂,维持三个月,以巩固疗效。(《全展选编·传染病》)
⑧治肝硬化腹水:小青草五钱。加猪肝或羊肝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⑨治筋骨疼痛: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⑩治疳积:小青草煮牛肉、田鸡、鸡肝食之。(《纲目拾遗》)
【原生形态】
爵床一年生匍匐草本,高15~30厘米。茎方形,或具4~6梭,绿色,表面被灰白色细柔毛,尤以棱上较密,节稍膨大。叶对生;卵形、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全缘,先端尖,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短柔毛;叶柄长5~10毫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约2.5厘米;花小,萼片5,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呈白色薄膜状,外围有苞片2枚,形状与萼同;花冠淡红色或带紫红色,较萼略长,上部唇形,上唇先瑞2浅裂,下唇先端3裂较深;雄蕊2枚着生于花筒部,花丝基部及着生处四周有细绒毛,药2室,1室不孕,并呈距状而下垂;雌蕊1,有毛,子房卵形,2室,花柱丝状,柱头头状,不明显。蒴果线形,先端短尖,基部惭狭,全体呈压扁状,淡棕色,表面上部具有白色短柔毛。种子卵圆形而微扁,径约1毫米,黑褐色,表面具有网状纹凸起。花期8~11月。生于旷野草地和路旁的阴湿处。分布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福建及台湾等地。
【参考出处】
《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纲目》,《纲目拾遗》,《纲目》,《图经》,《圃事须知》
【功效分类】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相关药材】
蛋黄焰爵床
细穗爵床
【关 键 词】
清热解毒
利湿消滞
活血止痛
感冒发热
咳嗽
喉痛
疟疾
痢疾
黄疸
肾炎浮肿
筋骨疼痛
小儿疳积
痈疽疗疮
跌打损伤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专题推荐
中药资讯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