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积雪草
综合查询:

积雪草介绍

药材名:
积雪草
拼音名:
Jixuecao
英文名:
Asiatic Pennywort Herb
拉丁名:
Herba Centellae
别名:
连钱草,地钱草,马蹄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地棠草,大马蹄草,土细辛,崩大碗,钱凿口,复荖碗草,蚶壳草,鲎圭草,铜钱草,遍地香,雷公根,灯盏菜,牛浴菜,野荠菜,马脚迹,遍地金钱草,半边月,老鸦碗,酒杯菜,破铜钱,半边钱,地浮萍,野冬苋菜,盘龙草,节节连,大叶金钱草,大叶伤筋草,葫瓜草,落地梅花
[字体:
【名称考证】
连钱草(《徐仪药图》)、地钱草(《唐本草》)、马蹄草(《滇南本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生草药性备要》)、地棠草(《植物名实图考》)、大马蹄草、土细辛(《草木便方》)、崩大碗、钱凿口(《广州植物志》)、复荖碗草、蚶壳草、鲎圭草(《福建民间草药》)、铜钱草、遍地香(《浙江中药手册》)、雷公根(《江苏植药志》)、灯盏菜、牛浴菜(《南宁市药物志》)、野荠菜、马脚迹、遍地金钱草、半边月(《江西民间草药》)、老鸦碗(《滇南本草》整理本)、酒杯菜(《广西中药志》)、破铜钱、半边钱、地浮萍、野冬苋菜、盘龙草、节节连(《湖南药物志》)、大叶金钱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大叶伤筋草、葫瓜草、落地梅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
【药用部位】
积雪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
苦、辛,寒。①《本经》: “味苦,寒。”②《别录》: “无毒。”③《日华子本草》: “味苦辛。”④《本草求原》: “甘淡辛,寒。”
        入肝、脾、肾经。①《泉州本草》: “入肝、脾、肾三经。”②《闽东本草》:“入心、肺、脾、胃、大肠五经。”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用药忌宜】
《植物名实图考》:“虚寒者不宜。”
【用药配伍】
1、配茵陈蒿,利湿清热并举,相辅相成,功效倍增。
        2、配葛根,治暑泻,其效用以其升清,清热解毒,燥湿故也。
        3、配海金沙,治砂淋属于热者。
        4、配白头翁,共奏止痢之功。
        5、配生地,用治热在血分,迫血妄行,咯血,衄血,呕血皆宜。
        6、配紫花地丁,相须为用,功效大增,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皆可应用。
        7、配玄参,软坚散结,常用治瘰疬,鼠疮。
【资源分布】
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根圆柱形,长3~4.5厘米,直径约 1~1.5毫米,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纵皱纹。茎细长、弯曲、淡黄色,在节处有明显的细根残迹或残留之细根。叶多皱缩,淡绿色,圆形或肾形,径2~4厘米,边缘有钝齿,下面有细毛。叶柄长1.5~7 厘米,常扭曲,基部具膜质叶鞘。气特异,味微辛。
【古籍考证】
①《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②《药性论》:治瘰疬鼠漏,寒热时节来往。③《唐本草》:捣敷热肿丹毒。④《日华子本草》:以盐挪贴,消肿毒并风疹疥癣。 ⑤《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⑥《纲目》:研汁点暴赤眼。⑦《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化学成分】
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其中有积雪草甙(Asiaticoside)、参枯尼甙 (Thankuniside)、异参枯尼甙(Isothankuniside),羟基积雪草甙(Madecas-soside),玻热模甙(Brahmoside)、破热米甙(Brah-minoside)和破热米酸(Brahmic acid)等,以及马达积雪草酸(Madasiatic acid)。此外,尚含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积雪草糖(Centellose, 一种寡糖)、蜡、胡萝卜烃类(Carotenoids)、叶绿素,以及山柰酚、槲皮素和葡萄糖、鼠李糖的黄酮甙。全草主要含三萜酸和三萜皂甙。三萜有积雪草酸(asiatic acid)、羟基积雪草酸(brahmic acid)、异羟基积雪草酸(isobrahmic acid)及桦皮酸(be-tulinic acid)等。三萜皂甙有积雪草甙(asiaticoside,madecassol)、羟基积雪草甙(madecassoside)、落得打三糖甙(brahmoside)及落得打四糖甙(brahminoside),又谓含参枯甙(thankuniside)及异参枯甙(isothankuniside)。另含山柰素和槲皮素及其甙、积雪草碱(hydrocotyline)、内消旋肌醇(inositol)、积雪草低聚糖(centellose)、谷甾醇、维生素C、胡萝卜素、绿色挥发油及树脂状物质。
【相关选方】
①治湿热黄疸:积雪草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中暑腹泻:积雪草鲜叶搓成小团,嚼细开水吞服一、二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砂淋:积雪草一两。 第二次的淘米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血淋:积雪草头、草益根各-把。捣烂绞汁和冰糖一两,一次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小便不通:鲜积雪草一两,捣烂贴肚脐,小便通即去药。(《闽东本草》)
        ⑥治肝脏肿大:崩大碗每次约八两至一斤。煎水服。(《岭南草药志》)
        ⑦治麻疹:积雪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⑧治乳痈初起:老公根茎叶和槟梅衣一个。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⑨治疔疮:㈠鲜积霄草,洗净,捣烂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原生形态】
积雪草多年生匍匐草本。茎光滑或稍被疏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片圆形或肾形,直径2~4厘米,边缘有钝齿,上面光滑,下面有细毛;叶有长柄,长1.5~7厘米。伞形花序单生,伞梗生于叶腋,短于叶柄;每一花梗的顶端有花3~6朵,通常聚生成头状花序,花序又为2枚卵形苞片所包围;花萼截头形;花瓣5,红紫色,卵形;雄蕊5,短小,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2,较短,花柱基不甚明显。双悬果扁圆形,光滑,主棱和次梭同等明显,主棱间有网状纹相连。花期夏季。多生于路旁、沟边、田坎边稍湿润而肥沃的土地。
【参考出处】
《神农本草经》,《本经》,《药性论》,《唐本草》,《日华子本草》,《滇南本草》,《纲目》,《本草求原》
【功效分类】
【相关药品】
【关 键 词】
清热    利湿    消肿    解毒    痧气腹痛    暑泻    痢疾    湿热黄疸    砂淋    血淋            咳血    目赤    喉肿    风疹    疥癣    疔痈肿毒    跌打损伤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