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九里香
综合查询:

九里香介绍

药材名:
九里香
拼音名:
Jiulixiang
英文名:
Common Jasminorange Leaf
拉丁名:
Folium et Cacumen Murrayae
别名:
千里香,满山香,月橘,五里香,水万年青,七里香,过山香,千只眼
[字体:
【名称考证】
千里香、满山香(《生草药性备要》)、月橘(《中山传信录》)、五里香(《陆川本草》)、水万年青(《南宁市药物志》)、七里香(《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过山香(《福建中草药》)、千只眼(《文山中草药》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
【药用部位】
九里香和千里香的干燥叶和枝叶。
【性味归经】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温。②《福建中草药》:辛、苦,温。《广西中药志》:入心、肝、肺三经。
【功效主治】
行气、活血、祛风、除湿,并有麻醉镇痛作用。治脘腹气痛、肿毒、疥疮、皮肤瘙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服。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
《广西中药志》:阴虚火亢者忌用。
【用药配伍】
配佩兰,行气止痛;配防风,祛风散寒;配丹参,活血凉血。
【炮制方法】
本品洗净、阴干、切段备用,也可捣碎浸酒服。
【资源分布】
我国南部
【药材鉴定】
干燥茎细圆形,一般截成长3~5厘米的段,直径最大不超过7毫米;外表灰黄色,有细纵纹,栓皮剥落,露出肉色木质部;横切面中心颜色较淡,质坚硬,干燥叶带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约2~7厘米,宽约1~3厘米,呈黄绿色,基部楔形,全缘,主脉在背面明显突出,叶柄极短,气香。
【古籍考证】
出自《岭南采药录》;《本草纲目》引傅滋《医学集成》治肚痈,以九里香草捣碎浸酒服,疑即本品。
【化学成分】
本品叶含香豆精、黄酮、挥发油和生物碱类成分。其叶含香豆精类:九里香甲素(Isomexoticin),九里香乙素(Murpanidin),九里香丙素(Murpanicin),奥斯索(Oschol),月桔香豆素(Coumurrayin),九里香香豆素(Paniculatin),脱水新九里香素(Phebalosin),新九里香素(Murrangatin),九里香酮(Murrayone),九里香醛(Murralongin),异橙内酯(Isomeramzin),橙皮内酯水合物(Meranzin hydrate),7-甲氧基-8-(2′-甲酰基-2′-甲基丙基)香豆精,5,7-二甲氧基-8-(2′-酮基-3′-甲基丁基)香豆精和海南九里香内酯(Hainanmurpanin);黄酮类:月桔素(Exoyicin),3,3′,4′,5,5′,6,7-七甲氧基黄酮,木槿素七甲醚(Hibiscetin heptamethyl ether),版纳九里香素(Bannamurpanisin),3′,4′,5,5′,7-五甲氧基黄酮;以及挥发油,内含l-毕橙茄烯(l-Cadinene),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anthrailate),甜没药烯(Bisabolene),β-丁香烯(β-Caryphylle),香叶醇(Geraniol),1,3-蒈烯(Carene),丁香酚,香草醇(Citronellol),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硫-愈疮木薁(S-gueriazulene)和一个倍半萜烯醇。茎皮含香豆精九里香素(Mexoticin),月桔香豆素和黄酮3,3′,4′,5,5′,6,7-七甲氧基黄酮以及生物碱3-甲酰吲哚(3-formylindole),小叶九里香碱(Exozoline),九里香碱(Murrayazoline)和马汉九里香碱等。花和果实含有东莨菪甙(Scopolin),东莨菪素(Scopoletin),果实亦含有半-α-胡萝卜酮(Semi-α-carotenone),半-β-胡萝卜酮(Semi-β-Carotenone)以及胡萝卜酮(β-Carotenone)。
【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回流加热15min,滤过,取滤液1ml,加盐酸羟胺甲醇试液2-3滴,再加10%氢氧化钠试液2-3滴,水浴中加热片刻,放冷,加稀盐酸调至pH 3-4,滴加1%三氯化铁试液 1-2滴,显紫色。(检查香豆素)(2)取上述滤液1ml,加镁粉少许,盐酸数滴,水浴中加热,溶液显橙红色。(检查黄酮)
【原生形态】
九里香灌木或乔木,木材极硬,高3~8米,秃净或幼嫩部被小柔毛。单数羽状复叶;长8~13厘米,小叶互生,3~9枚,有时退化为1枚;小叶变异大,由卵形、匙状倒卵形、椭圆形至近菱形,长2~7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或钝渐尖,有时稍稍凹入,基部阔楔尖或楔尖,有时略偏斜,全缘。伞房花序短,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内,通常有花数朵,花白色,极芳香,长1.2~1.5厘米;萼极小,5深裂;花瓣5,分离,覆瓦状排列;雄蕊10,花丝柔弱;子房上位,2室,花柱柔弱,柱头头状。果卵形或球形,肉质,红色,长8~12毫米,先端尖锐,有种子1~2颗。花期秋季。生长于山野,亦有栽培者。
【参考出处】
《岭南采药录》,《本草纲目》
【功效分类】
理气药    
【相关药材】
【关 键 词】
行气    活血    祛风    除湿    麻醉镇痛    脘腹气痛    肿毒    疥疮    皮肤瘙痒    跌打肿痛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