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
用户登陆
●
免费注册
●
加入收藏夹
医药快讯
|
用药专题
|
用药警示
|
药品查询
|
疾病查询
|
疾病自测
|
健安博客
|
健安论坛
|
学习培训
常识保健
|
疾病用药
|
用药公告
|
中医中药
|
药品分类
|
专家咨询
|
药品口碑
|
药品招商
|
健康评估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景天
综合查询:
景天介绍
药材名:
景天
拼音名:
Jingtian
英文名:
-
拉丁名:
Sedum erythrostictum Miq
别名:
戒火,慎火,火母,据火,救火,慎火草,护花草,拔火,谨火,挂臂青,护火,辟火,火丹草,火焰草,八宝草,佛指甲,火炊灯,绣球花,跤蹬草,胡豆七,大打不死,土三七,胶稔草,美人草
[字体:
大
中
小
]
【名称考证】
戒火、慎火(《本经》)、火母、据火、救火(《别录》)、慎火草(《千金方》)、护花草、拔火、谨火(《履CHAN岩本草》)、挂臂青(《本草蒙筌》)、护火、辟火(《纲目》)、火丹草(《本经逢原》)、火焰草、八宝草、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火炊灯(《分类草药性》)、绣球花、跤蹬草(《福建民间草药》)、胡豆七、大打不死(《四川中药志》)、土三七(《湖南药物志》)、胶稔草、美人草(《闽东本草》)
【科目来源】
景天科植物
【药用部位】
景天的全草。
【性味归经】
苦酸,寒。①《本经》: "苦,平。"②《别录》: "酸,无毒。"③《日华子本草》: "冷。"
心、肝、肾、大肠经;①《得配本草》: "入手少阴经。"②《本草再新》: "入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治丹毒,游风,烦热惊狂,咯血、吐血,疗疮,肿毒,风疹,漆疮,目赤涩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O.5~1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汁徐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
脾胃虚寒者忌服。①《本草经疏》:"一切病得之寒湿,恶寒喜热者勿服。"②《本草汇言》:"苟非实热火邪,切勿轻用以动脾气,惟外涂无碍。"③《闽东本草》:"忌铁器。虚寒便溏者忌用。"
【用药配伍】
配青黛:解毒凉血。
【炮制方法】
挣去杂质,晒干备用。
【资源分布】
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浙江等地。
【古籍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景天,生太山川谷。四月、七月采,阴干。"②《本草图经》:" 景天,春生苗,叶似马齿而大,作层而上,茎极脆弱,夏中开红紫碎花,秋后枯死,亦有宿根者。四月、七月采其花并苗叶阴干。"
【化学成分】
叶中分得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
【相关选方】
①治小儿殃火丹毒,入腹及阴:慎火草取汁服之。(《千金方》)
②治小儿烦热惊风:慎火草水煎洗浴。(《普济方》)
③治小儿汗出中风,一日之时,儿头颈腰背热,二日即腹热,手足不屈:慎火草(干者)半两,丹参。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白术各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一、二岁儿,每服半钱匕,浆水调服;三、四岁儿服一钱匕,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慎火草散)
④治小儿风痰抽搐:鲜景天五钱至一两,生姜皮少许,壁蟹壳二个。加水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疔疮:景天一把,杵烂,调烧酒敷患处。(《闽东本草》)
⑥治疮毒及婴孺风疹在皮肤不出者:慎火苗叶五大两,和盐三大两同研,绞取汁,以热手摩涂之,日再,但是热毒丹疮,皆可如此用之。(《本草图经》)
⑦治漆疮:挼慎火草若鸡肠草以涂之。漆姑草亦佳。(《肘后方》)
⑧治眼生花翳,涩痛:景天草捣绞取汁,日三、五度点之。(《圣惠方》)
⑨治产后阴下脱:慎火草一斤(阴干)。酒五升,煮取汁,分温四服。(《子母秘录》)
⑩治吐血,咯血,咳血:鲜景天叶十多片,冰糖五钱。酌冲开水炖服。
⑾治肺炎:鲜景天叶一握,捣烂绞汁服。 ⑿治足掌硬疗(因足掌踩硬石头受伤而瘀结作痛):鲜景天叶一片,浸小便五小时后,取出用火熏烧,乘热罨敷。
(⑩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⒀热毒丹疮。用景天捣汁涂搽。一昼夜宜搽一、二十次。
【原生形态】
景天多年生草本。块根胡萝卜状。茎直立,高30~70厘米,不分枝。叶对生,少有为互生或3叶轮生,矩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4.5~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钝,基部短渐狭,边缘有疏锯齿,无柄。伞房花序顶生;花密生,直径约1厘米;花梗稍短,或与花等长;萼片5,披针形,长1.5毫米;花瓣5,白色至浅红色,宽披针形,长5~6毫米;雄蕊10,与花瓣等长或稍短,花药紫色;鳞片矩圆状楔形,长1毫米;心皮5,直立,基部几分离。多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草地及沟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浙江等地。
【参考出处】
《名医别录》,《本草图经》
【功效分类】
祛风湿药
【相关药材】
景天三七
景天三七根
红景天
【相关药品】
复方高山红景天口服液
景天虫草含片
景天清肺胶囊
景天祛斑胶囊
景天五加颗粒
【关 键 词】
清热
解毒
止血
丹毒
游风
烦热惊狂
咯血
吐血
疗疮
肿毒
风疹
漆疮
目赤涩痛
外伤出血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专题推荐
中药资讯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