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鸡骨草
综合查询:

鸡骨草介绍

药材名:
鸡骨草
拼音名:
Jigucao
英文名:
Abrus Herb
拉丁名:
Herba Abri
别名:
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假牛甘子,红母鸡草,猪腰草,黄食草,小叶龙鳞草,细叶龙鳞草,石门坎
[字体:
【名称考证】
鸡骨草 (《岭南采药录》) ,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岭南采药录》)、假牛甘子、红母鸡草(《南宁市药物志》)、猪腰草(《广东中药》Ⅱ)、黄食草、小叶龙鳞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细叶龙鳞草、石门坎《全国中草药汇编》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
【药用部位】
广东相思子的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
甘,凉。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②《岭南草药志》:“味微甘,性凉。”入心、肺、肝、胃、肾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疏肝散瘀。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风湿痹痛,心绞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
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用药配伍】
配柴胡,肝郁气滞;配白芍,疏肝柔肝;配茵陈蒿,利湿退黄;配蒲公英,清热解毒、甘淡渗湿。
【炮制方法】
洗净,切片,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的带根全草,多缠扎成束。根长短粗细不等,主根圆柱状或圆锥状,表面灰褐色,具纵横皱纹,侧根多与主根垂直横生;主根坚硬,不易折断。茎藤状,粗1.5~2.5毫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小枝红棕色,较平滑;质坚,断面不平。气微,味淡。以干燥、洁净,根、茎、叶全者为佳。
【古籍考证】
出自《岭南采药录》。
【化学成分】
全草含相思子碱(Abrine,即 N-甲基色氨酸)、胆碱(Choline)、甾醇化合物、黄酮类、氨基酸、糖类。全株含相思子碱(L-abrine,N-甲基色氨酸)、黄酮甙、胆碱(choline)、甾醇、氨基酸、糖类。
【相关选方】
①治黄疸:鸡骨草二两,红枣七、八枚。煎服。(《岭南草药志》) ②治瘰疬:鸡骨草六斤,稀莶草四斤。研末,蜜为丸,每丸重一钱。日服三次,每次二丸,连服二至四周。(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原生形态】
广东相思子木质藤本,长达1米,常披散地上或缠绕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壮,长达60厘米。茎细,深红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7~12对,倒卵状矩圆形或矩田形,长5~12毫米,宽3~5毫米,膜质,几无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锐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紧贴的粗毛,叶脉向两面凸起;托叶成对着生,线状披针形;小托叶呈锥尖状。总状花序腋生,花长约6毫米;萼钟状;花冠突出,淡紫红色;雄蕊9,合生成管状,与旗瓣贴连,上部分离;子房近于无柄,花柱短。荚果矩圆形,扁平,疏生淡黄色毛,先端有尾状凸尖;种子4~5粒,矩圆形,扁平,光滑,成熟时黑褐色或淡黄色,有明显的种阜。花期春、夏。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
【参考出处】
《岭南采药录》
【功效分类】
【相关药品】
【关 键 词】
清热解毒    疏肝散瘀    黄疸肝炎    胃痛    乳痈    瘰疬    跌打伤    瘀血疼痛    风湿痹痛    心绞痛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