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虎掌草
综合查询:

虎掌草介绍

药材名:
虎掌草
拼音名:
Huzhangcao
英文名:
Brooklet Anemine Root
拉丁名:
Radix Anemones Rivularis
别名:
见风青,见风蓝,乌骨鸡,羊九,狗脚迹,土黄芩,五朵云
[字体:
【名称考证】
虎掌草(《滇南本草》),见风青、见风蓝、乌骨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羊九、狗脚迹(《贵阳民间药草》)、土黄芩(《中国药植图鉴》)、五朵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
【药用部位】
草玉梅的根或全草。
【性味归经】
苦辛,平,有毒。①《滇南本草》:“性寒,味微苦辣,有小毒。”②《贵阳民间药草》: “苦,平,有小毒。”③《贵州草药》:“性平,味苦微辛,有小毒。”入肺、胃、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鲜者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汤含漱。
【用药忌宜】
跌打损伤属寒者慎用。
【用药配伍】
配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配蒲公英,清热解毒;配乳香,解毒消肿;配高良姜,温中止痛,和胃。
【炮制方法】
切段、备用。
【资源分布】
分布西藏、云南、四川、贵州、甘肃等地。
【药材鉴定】
虎掌草多年生草本,基生叶3-6,形似肾状五角形。花葶1-3,聚伞花序一至三回分枝,花萼6-8,白色,狭倒卵形,顶端有髯毛,瘦果狭孵形。
【古籍考证】
出自《滇南本草》。
【化学成分】
根含黄酮甙、皂甙、香豆素、内酯、甾醇、甾体皂甙元及三萜化合物等。乙醇提取物含大量皂甙,含量较大的为虎掌草皂乙和皂甙甲。甙元均为齐墩果酸的3-OH与不同的糖结合而成,其中糖的连接次序未定。
【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粗粉加水热浸半小时,滤液置试管中,振摇1分钟,产生持久性泡沫,再加碱式醋酸铅试液2-3滴,发生白色沉淀。(检查中性皂甙)(2)取本品粗粉2g ,加75 %乙醇5ml,温浸提取,取滤液2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4-5滴,再加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3滴使成碱性,置水浴上加热数分钟,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2-3,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2-4滴及氢仿1ml,振摇,下层液显橙红色至紫红色。(检查内酯、香豆素)
【相关选方】
①治蛾子:虎掌草根及叶少许,捣绒,放患者口内含咽(不可久含,以免起泡,蛾子破即吐出)。(《贵州草药》) 
        ②治喉炎:虎掌草全草三至五钱,煎水含漱。(《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痰结瘰疬绕项而生:虎掌草二两,小九枯牛一两,紫夏枯一两,灵仙五钱,白头翁一两。烧酒浸,重汤煎。每晚炖服三杯,服二十一日。虚弱者忌服。(《滇南本草》)
        ④治无名肿毒:虎掌草根炕干研末,调醋搽患处。(《贵州草药》) 
        ⑤治风湿痛:见风青五钱,加酒煎服。
        ⑥治疟疾:见风青根一两。捣烂(忌刀切),冲二次淘米水调匀澄清后,倾上层药液,于发病前二小时服。捣烂后包寸口亦可。
        ⑦治体虚盗汗、咳嗽:见风青五钱,蘘荷根五钱.炖猪肉四两,内服。连用三剂。
        (⑤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⑧治肝硬化,慢性肝炎:虎掌草根三钱,红糖适量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⑨治胃痛:虎掌草根二两。泡酒一斤,浸泡一周。每次服五毫升,每日三次。或用根三钱,煎汤服。(《云南中草药选》)
【原生形态】
草玉梅,又名:溪畔银莲花。多年生草本。基生叶3~6;叶片轮廓肾状五角形,长2.5~6.5厘米,宽4.5~9.5厘米,3全裂;叶柄长5~22厘米。花葶1~3,高7~65厘米;聚伞花序一至三回分枝,长10~30厘米;总苞苞片3(~4),具鞘状柄,宽菱形,长3.2~6.5厘米,3裂;萼片6~8(~10),白色,狭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9~14(~17)毫米,顶端有髯毛;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丝形;心皮30~60。瘦果狭卵形,长7~8毫米,无毛,宿存花柱钩状弯曲。生于山沟、荒坡、路旁及疏林中。
【参考出处】
《滇南本草》
【功效分类】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相关药材】
虎掌藤    
【关 键 词】
清热解毒    活血舒筋    喉蛾    痄腮    瘰疬结核    痈疽肿毒    疟疾    风湿疼痛    胃痛    跌打损伤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