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虎杖
综合查询:

虎杖介绍

药材名:
虎杖
拼音名:
Huzhang
英文名:
Giant Knotweed Rhizome
拉丁名:
Rhixoma Polygoni Cuspidati
别名:
蒤,大虫杖,苦杖,酸杖,斑杖,酸桶笋,斑庄根,鸟不踏,酸杆,斑根,酸榴根,土地榆,酸通,雄黄连,蛇总管,大活血,血藤,紫金龙,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斑龙紫,野黄连,活血丹,红贯脚,阴阳莲,活血龙,猴竹根,金锁王,大叶蛇总管,九龙根,山茄子,斑草,搬倒甑
[字体:
【名称考证】
虎杖 (《别录》) ,蒤(《尔雅》)、大虫杖(《药性论》)、苦杖(《本草拾遗》)、酸杖、斑杖(《日华子本草》)、酸桶笋(《救荒本草》)、斑庄根(《滇南本草》)、鸟不踏(《医林纂要》)、酸杆、斑根(《植物名实图考》)、酸榴根、土地榆(《分类草药性》)、酸通、雄黄连(《天宝本草》)、蛇总管(《岭南采药录》)、大活血、血藤、紫金龙(《南京民间草药》)、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龙紫、野黄连(《中医药实验研究》)、活血丹(《江苏植药志》)、红贯脚(《陆川本草》)、阴阳莲(《南宁市药物志》)、活血龙、猴竹根、金锁王(《浙江民间草药》)、大叶蛇总管(《广东中草药》)、九龙根(苏医《中草药手册》)、山茄子、斑草、搬倒甑(《陕西中草药》)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
【药用部位】
虎杖的根茎。
【性味归经】
苦,平。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味甘,平,无毒。”③《本草衍义》:“微苦。”④《滇南本草》:“苦微涩,微寒。”⑤《医林纂要》:“甘苦辛,温。”入肝、胆、肺三经。
【功效主治】
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烧灰撒,熬膏涂或煎水浸渍。
【用药忌宜】
《药性论》:“有孕人勿服。”
【用药配伍】
配没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配牛膝,活血祛瘀,凉血止痛;配茵陈,清热凉血、利湿退黄;配金银花,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炮制方法】
《雷公炮炙论》:“采得(虎杖根)后,细锉,却用上虎杖叶裹一夜,出,晒干用。”
【资源分布】
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药材鉴定】
根的形状不一,多数呈圆锥形弯曲,或块状,长1~7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表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紫色斑块及散在的须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红色,纤维性,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呈菊花状放射形纹理。根茎圆柱形,节明显,通常着生卷曲的须根,折断面中央有空隙,根茎顶部有残存的茎基,气微弱,味微苦。以根条粗壮、内心不枯朽者为佳。据《植物名实图考》载,《开宝本草》所载之黄药子,当是本品,参见“黄药子”条。
【古籍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纲目》:“虎杖,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或云一名杜牛膝者,非也。一种斑杖似蒻头者,与此同名异物。”
【化学成分】
根和根茎含游离蒽醌及蒽醌甙(根含羟基蒽醌0.1~0.5%),主要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Emo-din monomethyl ether)和大黄酚(Chrysophanic acid, Chrysophanol),以及蒽甙A(Anthraglycoside A,即大黄素甲醚8-β-D-葡萄糖甙)、蒽甙B(Anthraglycosi-de B,即大黄素8-β-D-葡萄糖甙)。根中还含3,4,5-三羟基菧- 3-β-D-葡萄糖甙(Polydatin)。另含鞣质和几种多糖。茎含鞣质3.3%、异槲皮甙、大黄素(Emodin)等。细枝含鞣质13.4%。嫩茎的酸叶主要为草酸等。尚含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芪三酚(resveratrol)、芪三酚甙(polydatin),还含多种多聚糖及缩合鞣质。另分得一新化合物2-甲氧基-6-乙酰甲基胡桃醌(2-methoxy-6-acetylmethyl-juglone)。
【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25ml,浸渍2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ml,搅拌,放置,取上清液,加氯仿10ml,振摇,取氯仿液(下层)蒸干。残渣加氢氧化钠试液,显樱红色。(检查蒽醌)(2)取(1)项氯仿提取后的水层,加乙酸乙酯10ml,振摇,取乙酸乙酯层(上层)蒸干。残渣加水约5ml,再用乙醚5ml提取。取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溶解后,点于滤纸上,在紫外灯下观察,显亮蓝色荧光。(检查芪类化合物)
【相关选方】
①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补缺肘后方》) ②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烧酒三斤泡服。(《滇南本草》) ③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姚僧坦集验方》) ⑤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千金方》) ⑥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⑦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纲目》) ⑧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高地虎杖根细切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饧。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千金方》虎杖煎) ⑨治肠痔下血:虎杖根,洗去皴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本草图经》)
【原生形态】
虎杖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米以上。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散生着多数红色或带紫色斑点,中空。单叶互生,阔卵形至近圆形,长7~12厘米,宽5~9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叶柄长1~2.5厘米;托鞘膜质,褐色,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梗较长,上部有翅;花小而密,白色,花被5片,外轮3片,背面有翅,结果时增大;雄花有雄蕊8枚;雌花子房上部有花柱3枚。瘦果卵形,具3棱,红褐色,光亮,包在翅状的花被中。花期7~9月。果期9~10月。多生于山谷、溪旁或岸边。
【参考出处】
《名医别录》,《纲目》
【功效分类】
【相关药材】
虎杖叶    
【关 键 词】
祛风    利湿    破瘀    通经    风湿筋骨疼痛    湿热黄疸    淋浊带下    妇女经闭    产后恶露不下    癥瘕积聚    痔漏下血    跌扑损伤    烫伤    恶疮癣疾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