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黄荆子
综合查询:

黄荆子介绍

药材名:
黄荆子
拼音名:
Huangjingzi
英文名:
Negundo Chastetree Fruit
拉丁名:
Fructus Viticis Negundo
别名:
布荆子,黄金子,黄荆,五指柑,山荆,山黄荆,黄荆条,七叶黄荆,蚊子柴,五指风,蚊烟柴,土柴胡,土常山,马藤,酱草
[字体:
【名称考证】
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 黄荆(《救生苦海》),又名:五指柑(《生草药性备要》)、山荆(《玉环志》)、山黄荆、黄荆条(《纲目拾遗》)、七叶黄荆、蚊子柴、五指风、蚊烟柴、土柴胡、土常山、马藤、酱草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
【药用部位】
黄荆的果实。本植物的根(黄荆根)、枝(黄荆枝)、叶(黄荆叶)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辛苦,温。①《草木便方》: “苦,温。”②《南宁市药物志》:“辛,温。”③ 《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肝三经
【功效主治】
宣肺涤痰,散寒止痛,祛风除湿,理气下逆,疗痔除漏.治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涵气,痔漏。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1~3钱(大剂0.5~1两);或研末。
【资源分布】
分布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药材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果实圆球形,上端稍大略平而圆,下端稍尖,长约3毫米,径约2毫米;宿萼灰褐色,密被棕色细绒毛,包围整个果实的2/3左右,但多半已脱落;基部具短柄;果实外表棕褐色,较光滑,表面纵脉纹明显,果皮较厚,质较硬,不易破碎。 内藏白色种子数枚。气香,味苦带涩。 以颗粒饱满、干燥、少宿萼、无杂质为佳。同属植物灰毛壮荆Vitex canescens Kurz的果实在西藏亦作黄荆子使用。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玉环志》: “山黄荆, 叶似枫而有杈,结黑子如胡椒而尖,可屑粉煮食。又水荆树似藜,结黑子如豆,不可食。剪其枝可以接梨。入药用山荆。”
【化学成分】
黄荆子干品含精油0.1%, 油中含 1,8-桉叶素(Cineole)、 ι-香桧烯(ι- Sabinene)、ι-2-蒎烯(ι-2-Pine-ne)、莰烯(Camphene)、石竹烯(β-Caryophyllene)以及二萜类、倍半萜醇及奧类化合物等。 尚含黄酮类及强心甙。(1)黄荆果实含挥发油约0.5% (主要存在于宿萼中)、黄荆素(viteaicarpin,casticin)、牡荆内脂(vitexilctone)、β- 谷甾醇及烷烃类化合物。挥发油的主成分为β-丁香烯,约占30%~45%,另含香桧烯、桉油精、α-蒎烯、柠檬烯和对-聚伞花烃等。种子含多种正烷烃的混合物、β-谷甾醇、葡萄糖、对羟基苯甲酸、5-氧-异肽酸和三萜化合物。(2)牡荆果实含挥发油约0.05%。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烯(β-石竹烯, caryophyllene)占44.01%,另含α-蒎烯、香桧烯、对-聚伞花烃、桉油精、乙酸龙脑脂、环氧丁香烯等。据称尚含柠檬烯、丁香酚、氧化丁香烯等。
【相关选方】
①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黄荆子,炒,水煎服。(《古今医鉴》黄荆散) ②治哮喘:黄荆子二至五钱。研粉加白糖适量,一日二次,水冲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③治肝胃痛:黄荆子研末,和粉作团食。(《纲目拾遗》) ④治胃溃疡,慢性胃炎:黄荆干果一两。煎服或研末吞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⑤治膈食吞酸或便秘:黄荆果实五钱。水煎或开水泡服,早晚各服一次。 (《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⑥治痔漏之管:黄荆条所结之子(炙炒为末),五钱一服,黑糖拌,空心陈酒送服。(《纲目拾遗》) ⑦治痘疹空壳无浆:黄荆子(炒黑为末)一钱,酒浆调服:虚者,人参汤加酒浆二、三匙。(《痘疹仁端录》黄荆散)
【原生形态】
黄荆(《救生苦海》),又名:五指柑(《生草药性备要》),山荆(《玉环志》),山黄荆、黄荆条(《纲目拾遗》),七叶黄荆、蚊子柴、五指风、蚊烟柴、土柴胡、土常山、马藤、酱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枝叶有香气。新枝方形,灰白色,密被细绒毛。 叶对生;掌状复叶,县长柄,通常5出,有时3出;小叶片椭圆状卵形,长4~9厘米,宽1.5~3.5厘米,中间的小叶片最大,两侧次第减小,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或每侧具2~5浅锯齿,上面淡绿色,有稀疏短毛和细油点。下面白色,密被白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形,5齿裂;花冠淡紫色,唇形,长约6毫米,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2强;子房4室,花柱线形,柱头2裂。核果,卵状球形,褐色,径约2.5毫米,下半部包于宿萼内。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向阳山地。分布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
【参考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玉环志》
【相关药材】
臭黄荆子    
【关 键 词】
宣肺涤痰    散寒止痛    祛风除湿    理气下逆    疗痔除漏    感冒    咳嗽    哮喘    风痹    疟疾    胃痛    涵气    痔漏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