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黄荆叶
综合查询:

黄荆叶介绍

药材名:
黄荆叶
拼音名:
Huangjingye
英文名:
Negundo Chastetree Leaf
拉丁名:
Folium Viticis Negundo
别名:
蚊枝叶,白背叶,姜荆叶,埔姜叶,姜子叶
[字体:
【名称考证】
蚊枝叶(《生草药性备要》)、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姜荆叶(《湖南药物志》)、埔姜叶(《广东中药》)、姜子叶(《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科目来源】
马鞭草科植物
【药用部位】
黄荆的叶。
【性味归经】
甘苦,平。①《草木便方》: “寒。”②《岭南采药录》: “甘苦,平。”③《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苦,寒。”入肺,肝,小肠三经。
【功效主治】
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活络消肿。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0.5~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资源分布】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叶片皱缩,灰黑色或绿褐色,背面色较暗淡,被短毛;为掌状复叶,小叶 5枚,间或3枚,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叶柄方形被毛。叶脆易碎,有香气。同属植物灰毛牡荆Vitex canescens Kurz的叶在西藏地区与本品同等入药。
【古籍考证】
①《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 ②《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 ④《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疽。
【化学成分】
含紫花牡荆素(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四羟基 -甲氧基黄酮α-D-葡萄糖甙、5-羟基-3,6,7,3’,4’-五甲氧基黄酮、对羟基苯甲酸、 5-羟基异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等。还含牧荆定碱(Nishindine)及维生素 C等。叶含多种化学成分。(1)挥发油:干叶含油约0.1%,油中含桉油精(cineole) 3.2%及l- 桧萜(l-sabinene)、莰烯、β-丁香烯及奥等。(2)黄酮类化合物:黄荆素(5,3′-dihydroxy-3,6,7,4′- tetramethoxyflavone,vitexicarpin,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 glucoside)、艾黄素(5-hydroxy-3,6,7,3′,4′-pen-tamethoxyflavone,artemet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3)环烯醚萜甙类:桃叶珊瑚甙(aucubin)、淡紫花牡荆甙(agnuside)。(4)有机酸类:对羟基苯甲酸、5-羟基间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维生素 C、5-氧-异酞酸(5-oxy-isophthalic acid)。(5) 生物碱类:尼参定碱(nishindine)。此外,尚有β-谷甾醇、诺尼醇-葡萄糖(glucononitol)、胡萝卜烯(carotene)、三十一烷等。
【相关选方】
①治感冒:黄荆叶一两,路边荆一两,葱,姜各二钱。水煎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②治中暑呕吐、腹痛、腹泄:黄荆叶二两,红辣蓼二两,生半夏二两。 焙干研细末,炼蜜为丸,黄豆大。 日服二次,每次二钱。(《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③治痧气腹痛:新鲜黄荆枝头嫩叶、新鲜辣蓼枝头嫩叶各一两(切碎),吴茱萸三钱(研细)。同捣极烂,做成条状锭子,晒干。用时取药锭一钱,凉开水磨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疟疾:黄荆叶六两,煎水取浓汁一碗半服(发作前四小时服一半,二小时服一半。寒疟或体弱不适用)。(《广东中药》) ⑤治脚蛀(脚癣):黄荆叶,捣烂罨上。(《纲目拾遗》) ⑥治毒蛇咬伤,满身红肿发泡:黄荆嫩头,捣汁涂泡上,渣盫咬处。(《谈野翁试验方》) ⑦治外伤、犬及蜈蚣咬伤:黄荆叶二至四两,捣烂,擦、敷患处。 (《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参考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救生苦海》,《本草求原》,《岭南采药录》,《广州植物志》,《贵州民间方药集》
【相关药材】
黄荆根    黄荆枝    黄荆子    臭黄荆根    臭黄荆叶    臭黄荆子    
【关 键 词】
解表清热    利湿解毒    活络消肿    感冒    中暑    吐泻    痢疾    疟疾    黄疸    风湿    跌打肿痛    疮痈疥癣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