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关白附
综合查询:

关白附介绍

药材名:
关白附
拼音名:
Guanbaifu
英文名:
Korean Monkshood Root
拉丁名:
Radix Aconiti Coreani
别名:
白附子,竹节白附
[字体:
【名称考证】
关白附 (《中药志》) 白附子(《别录》)、竹节白附(《中药材品种论述》)。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
【药用部位】
黄花乌头的块根。
【性味归经】
辛甘,热,有毒。①《海药本草》:“大温,有小毒。”②《蜀本草》:“味甘辛,温。” ③《珍珠囊》:“辛苦,纯阳。”肝、胃等经。①《纲目》:“阳明经药。”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③ 《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④《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效主治】
祛风化痰,逐寒祛湿,定惊癎。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头痛,癫癎,风湿痹痛,破伤风,疮疡疥癣,皮肤湿痒。
【用法用量】
内服:0.5~2钱。外用:酌量。
【用药忌宜】
阴虚或热盛者及孕妇忌服。①《本草经疏》:“似中风证,虽痰壅禁用。小儿慢惊不宜服。”②《本草汇言》:“血虚生风,内热生惊,似风似惊之证,需禁用之。”③《本草新编》: “痰涎壅塞,若系有火之症,亦非所宜。”
【用药配伍】
1、配天南生,祛风化痰之力增强,并能解痉止痛,故可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等。2、配僵蚕,祛风化痰止痉,力专效著,长于治头面之风,故可用于中风,口眼喎斜。
【炮制方法】
1、生关白附:拣净杂质,洗净、晒干。2、制关白附:取生关白附,用凉水浸漂,置于阴凉处,每日换水2~3次,泡5~7日后,捞出,用豆腐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煮约 30分钟,取出,拣去豆腐,阴干,再用开水浸润,闷透,切片,晒干。(关白附100斤,用豆腐25斤)《日华子本草》:“入药炮用。”
【资源分布】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块根,其母根呈圆锥形,略弯曲,顶端有地上茎的残基,全长3~7厘米,直径7~ 15毫米;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有纵皱及沟纹,并有多数横长突起的根痕散在或横列近似节状。其子根,呈卵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无地上茎残基而有芽痕,长1.5~4厘米,直径0.5~ 2厘米;表面棕色或褐色,有细纵皱纹及小点状根痕,少数有瘤状突起的侧芽痕。质均坚硬,难折断,断面白色,有粉性;母根多有裂隙,以水湿润后,二者断面均可见多数暗色点,成环状排列或散在。无臭,味辛辣,麻舌。以个大、皮细、饱满充实、粉性大的子根为佳。母恨及粉性小的子根质次。商品白附子,有关白附及禹白附两种,两者的功效有异,当分别使用。参见“禹白附”条。显微鉴定:子根横切面:最外为后生皮层;皮层细胞7-9列,狭长条形,切向延长;内皮层明显。多体中柱数至十数个环列,每个中柱的维管束为外韧型,韧皮部筛管群向外分布至近内皮层,向内至髓部。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古籍考证】
出自《中药志》(《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①《别录》:“白附子,生蜀郡,三月采。”②《唐本草》:“此物(白附子)本出高丽,今出凉州、巴西,形似天雄;《本经》出蜀郡,今不复有。凉州者生沙中,独茎似鼠尾草,叶生穗间。”③出自《海药本草》:“按《南州记》云:白附子生东海,又新罗国。苗与附子相似。”④《纲目》:“白附子乃阳明经药,因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类也。”“根正如草乌头之小者,长寸许,干者皱文有节。”
【化学成分】
黄花乌头含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和化学结构尚未确定的关附甲素、关附乙素、关附丙素、关附丁素和关附戊素。从块根中分得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关附甲素(guan-fu base A)、乙素(base B)、丙素(base C)、丁素(base D)、戊素(base E)、己素(base F)、庚素(base G)、辛素(base H)、壬素(又名为Y素、base I)和Z素。关附甲素的毒性很小,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430mg/kg。尚含异阿替新(isoatisine)、氯化阿替新(atisinium chloride)、β-谷甾醇、油酸、亚油酸、棕榈酸、24-乙基胆甾醇等。
【化学鉴定】
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g,冷浸24h,滤液浓缩至2ml,为供试液,取关附Z素,用甲醇配成1mg/ml的溶液,为对照品液。取供试液10μl,对照品液2μl分别点于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冰醋酸-水(11:4:6)展开14cm,取出挥干,用改良碘化铋钾显色。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的色谱的相同位置显相同的色斑。
【相关选方】
①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生用。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②治风痰眩晕,头痛气郁,胸膈不利: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石膏(煨红)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为末,粟米饭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茶酒任下。(《御药院方》) ③治偏头风:猪牙皂角(去皮筋)、香白芷、白附子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腊茶下,右疼右侧卧,左疼左侧卧,两边皆疼仰卧,食后服。(《续本事方》) ④治痰厥头痛: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各等分。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九,食后姜汤送下。(《济生方》三生丸) ⑤治癫痫:皂角二两(打碎,用水半碗浸透,采汁去滓,加白矾二两煎干),白附子五钱,半夏、南星、乌蛇、全蝎各三两,蜈蚣半条,姜蚕一两五钱,朱砂、雄黄各一钱五分,麝香三分。各研和匀,姜汁糊丸绿豆大。每三十丸,白汤下。(《鸡鸣录》) ⑥治破伤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一钟,调服,更敷伤处。若牙关紧急、腰背反张者,每服三钱,用热童便调服,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伤,更用漱口水洗净,搽伤处亦效。(《外科正宗》五真散) ⑦治小儿暑风:白附子、天南星、半夏(并去皮)等分。生研,猪胆汁和丸,黍米大。量儿大小,以薄荷汤下。令儿侧卧,呕出痰水即苏。(《全幼心鉴》)
【原生形态】
黄花乌头,又名:山啦叭花、鼠尾草、两头菜、药虱子草、白花子、乌拉花。多年生草本。块根倒卵形或纺锤形,常2个连生。茎直立,高50~120厘米。叶互生,有柄;叶片3~5掌状全裂,裂片再2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先端锐尖,宽约2毫米。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梗长0.5~4厘米;萼片5,花瓣状,淡黄色,外面密被微柔毛,上萼片船状盔形,长1~2厘米,侧萼片圆形;花瓣2,紧贴盔瓣下;雄蕊多数;心皮3个,扁卵形,密被白茸毛。蓇葖果3~5,疏被白毛。种子有棱,棱处具翅。花期8~9月。果期10月。生于荒山坡的灌木从或高草丛边。
【参考出处】
《中药志》,《别录》,《唐本草》,《海药本草》,《纲目》
【相关药材】
关白附子    
【关 键 词】
祛风化痰    逐寒祛湿    定惊癎    中风痰壅    口眼歪斜    头痛    癫癎    风湿痹痛    破伤风    疮疡疥癣    皮肤湿痒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