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甘草
综合查询:

甘草介绍

药材名:
甘草
拼音名:
Gancao
英文名:
Liquoric Root
拉丁名:
Radix Codonopsis
别名:
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字体:
【名称考证】
甘草 (《本草》) ,美草、蜜甘(《本经》)、蜜草、蕗草(《别录》)、国老(陶弘景)、灵通(《记事珠》)、粉草(《群芳谱》)、甜草(《中国药植志》)、甜根子(《中药志》)、棒草(《黑龙江中药》)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
【药用部位】
甘草的根及根状茎。本植物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甘草头)、根的末梢部分或细小根(甘草梢)、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甘草节)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甘,平。①《本经》:“味甘,平。”②《别录》:“无毒。”③《本草衍义》:“微凉。”④ 《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
        入脾、胃、肺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脾二经。”③《本草通玄》:“入脾、胃。”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功效主治】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厥;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
《医学入门》:痢疾初作,不可用。《药品化义》: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本草正》: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
【用药配伍】
《本草经集注》:“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配芍药,滋阴养血,缓急止痛;配滑石,清热暑,利水和中;配乌梅,生津止渴。
【炮制方法】
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甘草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甘草,须去头尾尖处,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暴干,细锉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又先炮令内外赤黄用良。”
        ②《纲目》:“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
        ③《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
【资源分布】
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①光果甘草分布新疆。②黄甘草分布甘肃。③胀果甘草,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古籍考证】
①《名医别录》:“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十日成。”
        ②陶弘景:“甘草,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来,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枹罕草最佳。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青州间亦有,不如。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可用。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
        ③《本草图经》:“甘草,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采根,去芦头及赤皮。孙思邈论云,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称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
【化学成分】
甘草的根和根茎含三萜皂甙甘草酸,即甘草甜素,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为甘草的甜味成分。此甙无溶血作用,而甘草次酸则有之。甘草根的水解产物中尚分出乌热酸,此物经证明是18α-甘草次酸。从甘草还分出多种黄酮成分,中有甘草素、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是与甘草素相应的查耳酮化合物,2,4,4’-三羟基查耳酮)、甘草甙(Liquiritin,即甘草素4’-β-葡萄糖甙)、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即甘草素7- β-葡萄糖甙)、新异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即异甘草素-4-β-葡萄糖甙)、异甘草素 -4-β-葡萄糖-β-洋芫荽糖甙等。国产甘草18种检样分析结果:水溶物18.7~ 40.54%,甘草酸3.63~13.06%,还原糖3.38~13.67%,淀粉及胶质2.04~6.32%,水分6.04~8.44%,灰分3.35~6.68%。欧甘草尚含三萜成分如18α-羟基甘草次酸、24- 羟基-11-去氧甘草次酸、24-羟基甘草次酸(都成甲酯)、美草醇(Glycyrrhetol)、21α-羟基异欧甘草内酯(21α-Hydroxyisoglabrolide)、甘草环氧酸(Liquoricacid)等。
【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粗粉少量,置白瓷板上,加80%硫酸溶液数滴,均显黄色,渐变为橙黄色。(检查甘草甜素)
        (2)薄层层析 取本品粗粉0.5g,加50%乙醇回流提取2h,滤过,滤液浓缩至少量,供点样用。甘草甜素为对照品。在硅胶G板上,以丁醇-乙醇-氨水(5:1:2)为展开剂,展距 17.5cm,用50%硫酸加1%香兰醛乙醇溶液喷雾显色,100℃烤5min,甘草甜素显蓝色斑点。
【相关选方】
①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 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③治热嗽:甘草二两,猪胆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 (《圣济总录》凉膈丸) 
        ④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斤,麻仁半升,大枣(擘)三十枚。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伤寒论》桔梗汤)
        ⑥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一钱,石菖蒲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江西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⑦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 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 (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㈠瓦楞子五两(煅研细末),甘草一两(研细末)。混匀,每服2钱,每日3次。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楞散)㈡甘草粉1.0克,鸡蛋壳粉1.5克,曼陀罗叶粉0.05克。混匀,饭前或痛时服,每服3克,日服三次。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壳散)
【原生形态】
甘草多年生草本,高约30~70厘米,罕达1米,根茎圆柱状;主根甚长,粗大,外皮红褐色至暗褐色。茎直立,稍带木质,被白色短毛及腺鳞或腺状毛。单数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早落;小叶4~8对,小叶柄甚短,长1毫米许;小叶片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偶近于圆形,长2~5.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状,基部通常圆形,两面被腺鳞及短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长5~12厘米;花萼钟形,长约为花冠的1/2而稍长,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略长,外被短毛及腺鳞;花冠淡紫堇色,长约14~盟毫米,旗瓣大,长方椭圆形,先端圆或微缺,下部有短爪,龙骨瓣直,较翼瓣短,均有长爪;雄蕊10,2体,花丝长短不一,花药大小不等;雌蕊1,子房无柄。荚果线状长圆形,镰刀状或弯曲呈环状,通常宽6~8毫米,密被褐色的刺状腺毛。种子2~8,扁圆形或肾形,黑色光滑。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
【参考出处】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图经》
【功效分类】
补虚药    补气药    
【相关药材】
圆果甘草    甘肃甘草    云南甘草    藤子甘草    甜草    野甘草    山甘草根    山甘草    苦甘草    甘草梢    
【相关药品】
【关 键 词】
和中缓急    润肺    解毒    调和诸药    脾胃虚弱    食少    腹痛便溏    劳倦发热    肺痿咳嗽    心悸    惊厥    咽喉肿痛    消化性溃疡    痈疽疮疡    解药毒    食物中毒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