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茯苓
综合查询:

茯苓介绍

药材名:
茯苓
拼音名:
Fuling
英文名:
Indian Buead
拉丁名:
Poria
别名:
开口剑,斩蛇剑,牛尾七,冲天七,白河车,竹根七,铁扁担,青龙胆
[字体:
【名称考证】
开口剑、斩蛇剑(《植物名实图考》)、牛尾七、冲天七(《草木便方》)、白河车(《江苏植药志》)、竹根七(《陕西药植调查》)、铁扁担(《江西草药》)、青龙胆(《贵州药植调查》)
【科目来源】
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
【药用部位】
茯苓的干燥菌核。
【性味归经】
甘淡,平。①《本经》:“味甘,平。”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
        入心、脾、肺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太阳、少阳经。”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肾、肺。”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小肠三经。”④《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主治】
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强精益髓。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②《药性论》:“忌米醋。”
        ③张元素:“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
        ④《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⑤《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用药配伍】
配半夏,可健脾利水,燥湿化痰,利水宁心。配附子,温肾利水。配桂枝,加强利水除湿作用。配泽泻,可使中焦得运,水道通调,主治一切水湿停留之证。配猪苓,协同增强利水渗湿作用。配白术,健脾除湿,是治疗脾虚湿停的常用药对。配山药,利湿而不伤阴,补脾而不留湿。配党参,增强健脾益气的功效。补而不滞。配黄芪,加强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功效。
【炮制方法】
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朱茯苓: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每茯苓块 100斤,用朱砂粉30两)
【资源分布】
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
【药材鉴定】
茯苓个呈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重量由数两至十斤以上。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常附有泥土。体重,质坚硬,不易破开,断面不平坦,呈颗粒状或粉状,外层淡棕色或淡红色,内层全部为白色,少数为淡棕色,细腻,并可见裂隙或棕色松根与白色绒状块片嵌镶在中间。气味无,嚼之粘牙。以体重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断间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白茯苓均已切成薄片或方块,色白细腻而有粉滑感。质松脆,易折断破碎,有时边缘呈黄棕色。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
【古籍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别录》:“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
        ②陶弘景:“茯苓今出郁州。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其有衔松根对度者,为茯神,是其次茯苓后结一块也。为疗既同,用之亦应无嫌。”
        ③《本草图经》:“茯苓,今东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为人斩伐者,其枯折搓卉,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见之,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则锥固不可拔,于是掘土取之,其拨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块,不附著根上。其抱根而轻虚者为茯神。”
        ④《纲目》:“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尔。”
        ⑤《本经逢原》:“茯苓,一种栽莳而成者,曰莳苓,出浙中,但白不坚,入药少力。”
        ⑥《滇海虞衡志》:“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曰云苓。先入林,不知何处有茯苓也。用铁条斸之,斸之而得,乃掘而出。往往有一枚重二、三十斤者,亦不之异,惟以轻重为准。已变尽者为茯苓,变而有木心存者为茯神。往时林密茯苓多,常得大茯苓,近来林稀茯苓少,间或得大者,不过重三、四斤至七、八斤,未有重至二、三十斤者。自安庆茯苓行,而云苓愈少,贵不可言。李时珍、汪讱庵之书,尚不言云苓。云苓之重,当在康熙时。”
        ⑦《伪药条辨》:“茯苓当取整个切片,照之微有筋膜者真,切之其片自卷,以洁白为上。”
        ⑧《医学衷中参西录》:“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
【化学成分】
菌核含B-茯苓聚糖(B-pachyman)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Pachymic acid)、茯苓酸(Tumulosic acid)、3B-羟基羊毛甾三烯酸(3B一Hy-droxylanosta一7, 9(11), 24一trien一21一oil acid),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吟、组氨酸、胆碱、B-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1)菌核含三萜类:茯苓酸(pachymic acid)、块苓酸(16-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松苓新酸(3β-hydroxylanosta- 7,9(11),24-trien-21-oic acid)。(2)多聚糖类: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达75%,为具有β-(1→6)吡喃葡萄糖为支链的β-(1→3)葡萄糖聚糖。茯苓聚糖无抗肿瘤活性,若切断其支链,成为单纯的β -(1→3)葡萄糖聚糖,称为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则具抗肿瘤活性。此外,含麦角甾醇、组氨酸、腺嘌呤、胆碱、β-茯苓聚糖酶、蛋白酶、脂肪酸、脂肪、卵磷脂等。
【化学鉴定】
(1)取茯苓片或粉末少许,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检查多糖类)(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1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滤液蒸,残留物加冰醋酸1ml 溶解,再加硫酸1滴,显淡红色,后变淡褐色(检出三萜类)
【参考出处】
《神农本草经》,《别录》,《本草图经》,《纲目》,《本经逢原》,《滇海虞衡志》,《伪药条辨》
【功效分类】
【相关药材】
红土茯苓    茯苓皮    赤茯苓    土茯苓    
【关 键 词】
渗湿利水    健脾和胃    宁心安神    强精益髓    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痰饮咳逆    呕哕    泄泻    遗精    淋浊    惊悸    健忘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