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蜂蜡
综合查询:

蜂蜡介绍

药材名:
蜂蜡
拼音名:
Fengla
英文名:
拉丁名:
Apis cerana Fabricius
别名:
蜡,蜂蜡
[字体:
【名称考证】
蜡(《肘后方》)、蜂蜡(《现代实用中药》)
【科目来源】
蜜蜂昆虫
【药用部位】
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
【性味归经】
甘淡,平。①《本经》:"味甘,微温。"②《药性论》:"味甘,平,无毒。"③《本经逢原》:"淡,平,无毒。"
        入脾、胃、大肠经。①《本草汇言》:"入手、足阳明经。"②《本草求真》:"入肝,脾。"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效主治】
解毒,生肌,定痛。治急心痛,下痢脓血,久泻不止,胎动下血,疮痈内攻,久溃不敛,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溶化和服,1.5~3钱;或入丸剂。外用:溶化调敷。
【用药忌宜】
湿热痢初起者忌服。①《本草经集注》:"恶芫花、齐蛤。"②《本草经疏》:"火热暴痢不宜用。"
【药材鉴定】
①黄蜡(《金匮要略》)又名:黄占(《种福堂公选良方》)。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呈黄色或黄棕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 水面,冷时质软脆,碎断面颗粒性,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气,味淡,嚼之细腻而 粘。不溶于水,可溶于醚及氯仿中。以色黄、纯净、质较软而有油腻感、显蜂蜜样香气者为 佳。②白蜡(《别录》)又名:蜂白蜡。为白色块状。质较纯。气味较微弱,其它均与黄蜡同。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
【古籍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别录》:"白蜡,生武都山谷。生于密房木石间、"
        ②《本草经集注》: "此蜜蜡尔,生于蜜中,故谓蜜蜡。蜂皆先以此为蜜ZHU、煎蜜亦得之,初时极香软,人更煮炼,或加少醋酒便黄赤、以作烛色为好。今药家皆应用白蜡,但取削之、于夏月日暴百日许,自然白;卒用之,亦可烊纳水中十余过、亦白。"
        ③《本草图经》:"蜡,蜜脾底也,欲啖,当合大枣咀嚼即易烂也。"
        ④《纲目》:"蜡乃蜜脾底也。取蜜后炼过,滤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黄者俗名黄蜡。煎炼极净,色白者为白蜡。非新则白而久则黄也。与今时所用虫造白蜡不同。"
【化学成分】
蜂蜡(蜜蜡)主要成分可分为4大类,即酯类、游离酸类、游离醇类和烃类。此外还 含微量的挥发油及色素。在酯类中有软脂酸蜂花酯(Myricyl palmitate,,约占80%,是蜂蜡主要成分),蜡酸蜂花 酯(Myricyl cerotate),落花生油酸蜂花酯 (Myrcyl hypogaeate);在游离酸类中有蜡酸(Cer otic acid,约占15%),甘四酸(Lignoceric acid),褐煤酸(Montanic acid),蜂花酸(Meli ssic acid),叶虱酸(Psyllic acid),落花生油酸(Hypogaeic acid),新蜡酸(Neocerotic acid)即廿五酸;在游离醇类中有正廿八醇(n-Octacosanol),蜂花醇 (Myricyl alcohol); 在烃类中有廿五烷(Pentacosane),廿七烷(Heptacosane),廿九烷 (Nonacosane),卅一烷(H entriacontane)及不饱和的蜂花烯(Melene)。以上所举,是一概略,例如所含脂酸可能包括 从C24至C34的偶数碳的正脂酸,醇类可能包括从C24至C34 的偶数碳的伯醇。黄、白两种蜂蜡的成分,基本相同。蜂蜡据称尚含一种芳香性有色物质,名为虫蜡素(Cer olein)。
【参考出处】
《神农本草经》,《别录》,《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
【功效分类】
【关 键 词】
解毒    生肌    定痛    急心痛    下痢脓血    久泻不止    胎动下血    疮痈内攻    久溃不敛    水火烫伤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