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刀豆
综合查询:

刀豆介绍

药材名:
刀豆
拼音名:
Daodou
英文名:
Swork Jackbean Seed
拉丁名:
Semen Canavaliae
别名:
挟剑豆,刀豆子,大弋豆,大刀豆,关刀豆,刀鞘豆,刀巴豆,马刀豆,刀培豆
[字体:
【名称考证】
挟剑豆(《酉阳杂俎》)、刀豆子(《滇南本草》)、大弋豆(《本草求原》)、大刀豆(《分类草药性》)、关刀豆(《广西中兽医药植》)、刀鞘豆(《陆川本草》)、刀巴豆(《四川中药志》)、马刀豆(《闽东本草》)、刀培豆(《江西草药》)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
【药用部位】
刀豆的种子。
【性味归经】
甘,温。①《纲目》:“甘,平,无毒。”②《本草从新》:“甘,温。”入脾胃大肠肾四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效主治】
温中下气,益肾补元。治虚寒呃逆,呕吐,腹胀,肾虚腰痛,痰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烧存性研未。
【用药忌宜】
《四川中药志》:“胃热盛者慎服。”
【炮制方法】
拣去碎壳及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资源分布】
主产江苏、湖北、安徽。此外,四川、广西等地亦产。
【药材鉴定】
干燥种子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约2~3.5厘米,宽约1~2厘米,厚约0.5~1.2 厘米。表面淡红色或红紫色,少数类白色或乌黑色,略有光泽,微皱缩不平,边缘具灰黑色种脐,长约1.5~2.5厘米,其上有类白色膜片状的珠柄残余,靠近种脐的一端,有珠孔呈小凹点状,他端有一深色的合点,合点与种脐间有隆起的种脊;质坚硬,难破开,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光泽,内有2片肥厚的子叶,黄白色,胚根细小,位于珠孔的一端,歪向一侧;气无,味淡,嚼之具有豆类特有之气味。以个大、饱满、色鲜艳、干燥者为佳。同属植物洋刀豆 Canavalia ensiformis(L. ) DC.,原产西印度,我国亦有少数栽培,喜生于热带地区,其种子亦同等入药。洋刀豆与刀豆在植物各部器官形态上极为相似,两者的区别点:刀豆为缠绕性草本,种脐长约为种子的3/4,而洋刀豆为直立性草本,种脐长约为种子的1/2。显微鉴定: 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栅状细胞1列,种脐部位2列,径向170~ 272μm,切向14~26μm,侧壁自内向外渐增厚,外侧有1条光辉带;支持细胞2~6列,种脐部位列数更多,呈哑铃状,径向60~172μm,切向34~63μm,缢缩部切向12~24μm,壁厚1.7~5μm;下方为10数列江壁细胞,内方数列呈颓废状。胚乳细胞1至数列,类方形或类多角形。种阜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长柱形,壁较厚,内侧具管胞岛,细胞椭圆形,壁网状增厚,具缘纹也少见,基两侧为星状细胞,有大的细胞间隙。 本品以粒大、饱满、色淡红者为佳。
【古籍考证】
出自《救荒本草》。
【化学成分】
薄层层析:取本品粗粉0.5g,加70%乙醇7ml,沸水浴上加热20min,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0.2ml,吸取20μl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1:1)为第1向,酚-水(75:25)为第2向,作双向层析,展开各10cm,干后,喷1%茚三酮丙酮溶液,于105 ℃加热5分钟,显紫红色斑点。(检查氨基酸)
【原生形态】
刀豆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茎无毛。3出复叶,叶柄长3~12厘米;小叶片阔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约8~20厘米,宽约5~16厘米,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疏,有短梗;花萼二唇形,上唇大,2裂,下唇3齿,卵形;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蝶形,长3~4厘米,旗瓣圆形,翼瓣较短,约与龙骨瓣等长,龙骨瓣弯曲;雄蕊10枚,连合为单体;子房具短柄。荚果大而扁,长lO~30厘米,径3~5厘米,被伏生短细毛,边缘有隆脊,先端弯曲成钩状,内含种子lO~14粒,种子粉红色或红色,种脐约占全长的3/4,扁平而光滑。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参考出处】
《救荒本草》
【功效分类】
理气药     
【相关药材】
刀豆根    豆壳    
【关 键 词】
温中下气    益肾补元    虚寒呃逆    呕吐    腹胀    肾虚腰痛    痰喘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