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大腹皮
综合查询:

大腹皮介绍

药材名:
大腹皮
拼音名:
Dafupi
英文名:
Arece Peel
拉丁名:
Pericarpium Arecae
别名:
槟榔皮,大腹毛,茯毛,槟榔衣,大腹绒
[字体:
【名称考证】
大腹皮 (侯宁极《药谱》) ,槟榔皮(孙思邈)、大腹毛(《医林纂要》)、茯毛(《会约医镜》)、槟榔衣(《药材资料汇编》)、大腹绒(《药材学》)
【科目来源】
棕榈科植物
【药用部位】
槟榔的干燥果皮。
【性味归经】
辛,微温。①《开宝本草》:“微温,无毒。”②《纲目》:“辛,微温,无毒。”
        入脾、胃、大小肠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②《药品化义》:“入脾、肺、胃、大小肠五经。”
【功效主治】
下气宽中,行水。治脘腹痞胀,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
气虚体弱者慎服。
【用药配伍】
配白术,补脾益胃、健脾运湿;配槟榔,行气疏滞;配木瓜,舒筋活络;配厚朴,燥湿消积;配生姜,温中和胃。
【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碾轧使软,敲打,筛去泥屑。
【资源分布】
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省区。
【药材鉴定】
干燥果皮,通常纵剖为二,未打松者呈椭圆形瓢状,长5~7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 1厘米;外果皮灰棕黄色,有褐色斑点及纵裂纹;已打松者,外果皮脱落,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纤维,纤维纵向排列,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现棕毛状;内壁凹陷,褐色或深棕色,表面光滑呈硬壳状;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裂;无臭,味淡。以色黄白、质柔韧、无杂质者为佳。主产广东海南岛、云南、台湾;广西、福建亦产。
【古籍考证】
侯宁极《药谱》。《本草经疏》:“大腹皮即槟榔皮也。第槟榔性烈,破气最捷;腹皮性缓,下气稍迟。”《药性类明》:“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本草汇言》:“宽中利气之捷药也。” 《本经逢原》:“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
【化学成分】
少量槟榔碱, 含α-儿茶素。
【相关选方】
①治脚气,肿满腹胀,大小便秘涩:大腹皮一两(锉),槟榔一两,木香半两,木通二两(锉),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二两(锉),牵牛子二两(微炒)。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圣惠方》)
        ②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喘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疰,来去不定,举动喘乏:五茄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眼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③治漏疮恶秽:大腹皮煎汤洗之。(《仁斋直指方》)
【参考出处】
侯宁极《药谱》,《本草经疏》,《本经逢原》,《本草汇言》,《药性类明》
【功效分类】
理气药     
【相关药材】
【关 键 词】
下气宽中    行水    脘腹痞胀    脚气    水肿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