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翠羽草
综合查询:

翠羽草介绍

药材名:
翠羽草
拼音名:
Cuiyucao
英文名:
Uncinata Spikemoss Herb
拉丁名:
Herba Selaginellae Vncinatae Selaginella uncinata (Dosv.) Spring
别名:
金鸡独立草,翠翎草,矮脚凤毛,孔雀花,神锦花,鹤翎草,凤尾草,开屏凤毛,龙须,剑柏,蓝地柏,绿绒草,回生草,还魂草,金鸡凤尾草,水鸡爪,伸脚草,地柏叶,岩萍,绸缎草,龙鳞草,龙爪草,白鸡爪
[字体:
【名称考证】
金鸡独立草(《王安卿采药志》)、翠翎草、矮脚凤毛(《汪连仕采药书》)、孔雀花《粤志》、神锦花、鹤翎草、凤尾草、开屏凤毛(《纲目拾遗》)、龙须、剑柏(《植物名实图考》)、蓝地柏(《植物学大辞典》)、绿绒草(《广州植物志》)、回生草、还魂草(《福建民间草药》)、金鸡凤尾草、水鸡爪(《闽南民间草药》)、伸脚草、地柏叶、岩萍(《湖南药物志》)、绸缎草(《广西药植名录》)、龙鳞草、龙爪草、白鸡爪(《福建中草药》)
【科目来源】
卷柏科植物
【药用部位】
翠云草的全草。
【性味归经】
①《福建民间草药》: "微苦,寒。"②《湖南药物志》: "淡,平。"肝、大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毒,止血。治黄疸,痢疾,水肿,风湿痹痛,咳嗽吐血,喉痈,痔漏,刀伤,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鲜者 1~2两)。外用:煎水洗。
【资源分布】
分布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安徽及西南各地。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拾遗》:"吴氏子,年十五,忽腹背患起红瘰,蔓延及腰如带,或云蛇缠疮,或云丹毒,乃风火所结,血凝滞而成。予疑其人山樵采,染虫毒,乃以蟾酥犀黄锭涂之,不效,二、三日瘰愈大,作脓,复与以如意金黄散敷之,亦不效。次日疮旁复起红晕,更为阔大,有老妪教以用开屏凤毛,即翠云草也,捣汁涂上,一夕立消。此草解火毒如此,又不特治血神效也。"
【化学成分】
含海藻糖(trehalose)约1.6%,灰分约17.62%。
【相关选方】
①治水肿:鲜翠云草二两。加水煎服,日服两次。忌盐一百天。(《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黄疸:鲜翠云草一至二两。 酌加水煎,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淋病:翠云草一两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赤白痢:翠云草鲜根一至二两。酌加冰糖,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吐血:翠云草三钱。 水煎服。(《百草镜》) ⑥治湿痰咳嗽:鲜翠云草一至二两。水煎服。⑦治关节风湿痛:鲜翠云草二两。酒水煎服。 ⑧治积伤胸胁闷痛:干翠云草一两。和墨鱼干同煮食。(⑥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⑨治痔漏:翠羽草同胡桃叶煎洗。(《汪连仕采药书》) ⑩治脚抽筋;翠云草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原生形态】
翠云草(《群芳谱》) 多年生草本。主茎纤细,匍匐,长30~60厘米;灰黄色,有浅沟,节上生根。分枝向上层伸,其上复为互生、羽状、又状分枝的小枝,末回小枝连叶宽4~6毫米。叶异形,排列平面上,下面深绿色,上面带碧蓝色,卵状椭圆形,长2~3毫米,宽为长之1/2~2/3,顶端近短尖,边缘透明,全缘,近两侧相称,基部浑圆或近心形;生于主茎上的叶最大,斜椭圆形,疏生,直立,边缘透明,全绿,短渐尖至削尖,基部近心形。孢子囊穗四角形,长6~12.5毫米;孢子叶密生,向上,卵状披针形,长2.5毫米,有中脉。大孢子黄白色,表面有不整齐的管状疣突;小孢子基部有冠毛状突出物,中部有多枚成行的小刺。 生长于阴湿山石间。分布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安徽及西南各地。
【参考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纲目拾遗》
【关 键 词】
清热利湿    解毒    消毒    止血    黄疸    痢疾    水肿    风湿痹痛    咳嗽吐血    喉痈    痔漏    刀伤    烫伤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