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刺猬皮
综合查询:

刺猬皮介绍

药材名:
刺猬皮
拼音名:
Ciweipi
英文名:
Hedgehog Hide
拉丁名:
Corium Erinacei Seu Hemiechianus
别名:
猬皮,仙人衣
[字体:
【名称考证】
猬皮(《本经》)、仙人衣(《山东中药》)。刺猬(《本草原始》),猬、毛刺(《尔雅》)、白刺猬(《杨氏家藏方》)、猬鼠(《纲目》)、偷瓜蜮(姚可成《食物本草》)、刺鼠(《随息居饮食谱》)
【科目来源】
刺猬科动物
【药用部位】
刺猬或短刺猬的皮。
【性味归经】
苦,平。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无毒。”③《药性论》:“味甘,有小毒。”
        入肝、胃二经;①《本草求真》:“入肠、胃。”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主治】
降气定痛,凉血止血。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配伍】
《本草经集注》:“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配香附,行气解郁,活血祛瘀;配槐花,清肠止血,疏风下血;配蝉蜕,明目退翳。
【炮制方法】
炒刺猬皮:取拣净的刺猬皮,剁成小块,洗净,晒干,另取滑石粉置锅内炒热,加入刺猬皮,炒烫至黄色,取出,筛、刷去滑石粉,剪去毛,放凉。
【资源分布】
①刺猬(《本草原始》)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以至四川等地。
        ②短刺猬分布吉林省西部、内蒙古东部,南至河北省北部。
【药材鉴定】
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状或直条状,有的边缘卷曲成筒状或盘状,长约3~4厘米。外表面密生错综交插的棘刺,刺长1.5~2厘米,坚硬如针,灰白色、黄色或灰褐色不一。在腹部的皮上多有灰褐色软毛。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留有筋肉残痕。具特殊腥臭气。以张大、肉脂刮净、刺毛整洁为佳。
【古籍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
        ①《别录》:“猬皮,生楚山川谷田野,取无时,勿使中湿。”
        ②《蜀本草》:“猬皮,勿用山枳鼠皮,正相似,但山枳毛端有两歧为别。又有虎鼠皮亦相类,但以味酸为别。又有山坕皮,类兔皮,颇相似,其色褐,其味甚苦,亦不堪用。”
        ③《本草经疏》:猬皮治大肠湿热血热为病,及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也。阴肿痛引腰背,腹痛疝积,皆下焦湿热邪气留结所致,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故主之也。
        ④《本经逢原》:猬皮,《本经》主五痔阴蚀,取其锐利破血也,酒煮治阴肿痛引腰背,取其筋脉能收纵也。
【化学成分】
上层的刺,是由角蛋白(Keratin)所成。此是主要成分。下层的真皮层,主要为胶原(Collagen)与其它蛋白质如弹性硬蛋自(Elastin)之类和脂肪等所成。 棘刺主含角蛋白(keratin),真皮层含骨胶愿(collagen)、弹性硬蛋白和脂肪等。另谓短刺猬的刺含多种氨基酸。
【相关选方】
①治反胃吐食:猬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方》)
        ②治肠风下血:白刺猬皮一枚(于铫子内煿针焦,去皮,只用针),木贼半两(炒黄)。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猬皮散)
        ③治痔:猬皮、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入肉豆蔻-半,末之,空肚热米饮调二钱服。(《本草衍义》)
        ④治肠痔下部如虫啮:猬皮烧末,生油和敷之。(《简要济众方》)
        ⑤治肛出:猬皮一枚,磁石四两,桂心一尺。上三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一服。(《千金方》)
        ⑥治五色痢疾:猬皮烧灰,酒服二钱。(《寿域神方》)
        ⑦治遗精:炒刺猬皮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⑧治前列腺炎、肾结石:猬皮2个,焙干研末。分40包,早晚用米汤各送服1包。服药过程中可有尿道灼痛感,勿顾虑。(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⑨治鼻衄:猬皮一枚,烧为灰,细研,每用半钱,绵裹纳鼻中,数易之。(《圣惠方》塞鼻散)
        ⑩治鼻中息肉:猬皮炙末,绵裹塞之三日。(《千金方》) ⑾治猘犬咬人:猬皮、头发等分。烧末,水和饮一杯。若或已目赤口噤者,折齿下之。(《补缺肘后方》)
【原生形态】
①刺猬,又名:猬、毛刺,白刺猬,猬鼠,偷瓜蜮,刺鼠,偷瓜獾、刺血儿、刺球子、刺鱼。体形较大,体长约22厘米,尾长约2厘米。头宽,吻尖。耳短,不超过其周围之棘长。足及爪较长。身体背面被粗而硬的棘刺,头顶部之棘略向两侧分列。棘之颜色可分二类:一类纯白色,或尖端略染棕色;另一类棘之基部白色或土黄色,其上为棕色,再上段复为白色,尖梢呈棕色。整个体背呈土棕色。脸部、体侧和腹面以及四肢的毛为灰白或浅灰黄色。四足浅棕色。头骨之颔关节窝后突甚小,显然低于颞乳突之高。 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地的灌木丛中,亦见于市郊、村落附近。昼伏夜出,冬眠期长达半年。遇敌则卷缩成一刺球。食物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亦食幼鸟、鸟卵、蛙、蜥蜴,以及瓜果、蔬菜等。
        ②短刺猬,又名:达呼尔刺猬、大耳猬。 外形同刺猬而略小。耳甚大,长于周围棘刺。棘由耳基前端稍后方起始,向后经背至尾部以上。头顶部棘不向两侧分列。棘较细而短,有棕褐色与白色相间,整个背部呈浅褐色。全身无白色之棘。腹毛土黄色。颔关节窝后突与顾乳突等高,二者连成半圆形的管状。栖息于北方草原地带,低洼地方较多。亦有冬眠习惯。食昆虫、小鼠或蛙等小动物。
【参考出处】
《名医别录》,《蜀本草》,《本草经疏》,《本经逢原》
【功效分类】
收涩药    
【关 键 词】
降气定痛    凉血止血    反胃吐食    腹痛疝气    肠风痔漏    遗精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