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刺藦苓草
综合查询:

刺藦苓草介绍

药材名:
刺藦苓草
拼音名:
Cimolingcao
英文名:
-
拉丁名:
Morina coulteriana Royle
别名:
刺参,降扯
[字体:
【名称考证】
刺藦苓草 (《新医学杂志》(9):31,1973) ,刺参(《西藏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科目来源】
川续断科植物
【药用部位】
刺藦苓草的幼嫩全草。
【性味归经】
微苦,辛甘,温。①《纲目》:“辛,热,无毒。”②《本草再新》:“味甘辛,性热,无毒。”③《随息居饮食谱》:“辛甘,温。”④《饮片新参》:“苦微甘。”入胃经。
【功效主治】
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痢疾,胃脘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资源分布】
分布西藏等地。药材产江苏、四川、广东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的花,长1.5~2厘米,直径约1厘米,鲜时白色,干后黄棕色至棕褐色,冠筒基部的颜色略深;未开放的花蕾全体紧密叠合成球形,花萼管状,具细长的裂齿8~10个,外表面有纵行的皱缩亲纹,被稀短毛;花瓣片椭圆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联合成管状。气芳香,味涩。以纯净、洁白者为佳。同属植物水苏叶藦苓草Morina betoni-coides Benth.的幼嫩全草,亦同等入药。
【古籍考证】
出自《新医药杂志》。
【化学成分】
鲜花含油率一般为0.2~0.3%,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素(Jasmone)、芳樟醇(Linalool)、安息香酸芳樟醇酯。
【原生形态】
刺藦苓草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圆柱形,分枝,外面褐色。茎直立,不分枝,有纵条纹。叶根出,叶片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5~2厘米,边缘具不规则的刺状锯齿。花数朵轮生组成穗状花序;苞片3枚轮生,无柄,边缘具刺状锯齿;花淡紫色,唇形。瘦果,表面具瘤状突起和黑斑。生于山坡、田野。
【参考出处】
《新医药杂志》
【功效分类】
理气药    
【关 键 词】
理气开郁    辟秽和中    下痢腹痛    结膜炎    疮毒    痢疾    胃脘痛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