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侧子
综合查询:

侧子介绍

药材名:
侧子
拼音名:
Cezi
英文名:
-
拉丁名:
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Debx.
别名:
即子,荝子,荝
[字体:
【名称考证】
侧子(《雷公炮炙论》) ,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
【药用部位】
乌头子根之小者。
【性味归经】
辛,热,有毒。①《吴普本草》:“神农、歧伯:有大毒。”②《别录》:“味辛,大热,有大毒。”入肝、肺、肾三经。
【功效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脚气,头痛,风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阴虚阳盛及孕妇忌服。《吴普本草》:“畏、恶与附子同。”
【古籍考证】
出自《雷公炮炙论》;①《吴普本草》:“侧子八月采,阴干,是附子角之大者。”②陶弘景:“此(侧子)即附子边角之大者脱取之,昔时不用。凡此三建俗中乃是同根,而《本经》分生三处,当各有所宜故也,今则无别矣。”③《唐本草》:“侧子,只是乌头下共附子、天雄同生小者,侧子与附子皆非正生,谓从乌头傍出也。以小者为侧子,大者为附子,今称附子角为侧子,理必不然。若当阳以下,江左及山南、嵩高、齐鲁间,附子时复有角,如大豆许。變州以上,剑南所出者,附子之角曾微黍粟,持此为用,诚亦难充。比来京下皆用细附子有效,未尝取角。若然,方须八角附子,应言八角侧子,言取角用,不近人情也。”④ 《蜀本草》:“今据附子边果有角大如枣核及槟榔已来者,形状亦自是一颗,仍不小。是则乌头旁出附子,附子傍出侧子明矣。似乌鸟头为乌头,两歧者为乌喙,细长乃至三、四寸者为天雄,根旁如芋散生者名附子,傍连生者名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作之法,以生熟汤浸半日勿令减气,出以白灰裹之,数易使干。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并不及前法。”⑤《纲目》: “侧子,乃附子旁粘连小者尔。故吴普、陶弘景皆指为附子角之大者,其又小于侧子者,即漏篮子矣。”
【相关选方】
治脚气久不消:侧子一两,切片,童便浸五日,去宿便,再换新便,和黑豆一合同煮,俟豆熟,取侧于片,晒干。每剂用侧子一钱,木瓜五钱,当归、川芎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参考出处】
《雷公炮炙论》,《吴普本草》,《唐本草》,《蜀本草》,《纲目》
【功效分类】
【关 键 词】
祛风散寒    除湿    止痛    风寒湿痹    筋骨挛急    脚气    头痛    风疹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