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北豆根
综合查询:

北豆根介绍

药材名:
北豆根
拼音名:
Beidougen
英文名:
Asiatic Moonseed Rhizome
拉丁名:
Rhizoma Menispermi Menispermum dauricum DC.
别名:
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山花子根,光光叶根
[字体:
【名称考证】
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药手册》)、山花子根、光光叶根(《山东中药》)
【科目来源】
防己科植物
【药用部位】
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无毒;①《四川中药志》:“味苦辛,性寒,无毒。”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寒。”入脾、胃二经。
【功效主治】
祛风清热,理气化湿。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痹痛、麻木,水肿,脚气,痢疾肠炎,胃痛腹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
【药材鉴定】
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四川商品都对开呈半圆状条形),长30~50厘米,径1~5匣米,常扭曲,有稀疏细根、细根痕或芽痕,顶端有地上茎残基,具纵皱,皮孔稀少。外表棕黄色至棕黑色(刮去粗皮者呈灰白色或灰棕色),木栓易剥落,内部现淡黄色。折断面平坦,呈纤维性;木质部深黄色,分列成束,常8~15束或多至18束,辐射如轮;髓部棉白色。气无,味甚苦。以根茎粗长、色外黄内白、无须根者为佳。北豆根:显微鉴定: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棕黄色角质层;局部有起源于表皮下的木栓组织,形成小突起。皮层约 10余列细胞,散有单个石细胞,石细胞分枝状、不规则形、类圆形或类方形,壁较厚,纹孔及孔沟明显。中柱鞘纤维束分布于韧皮部外方,排成新月形。维管束无限韧型,10余列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射线部位有单个散在的石细胞。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大。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砂晶,呈颗粒状、棒状或针状。粉末:灰棕色。①石细胞多呈不规则分枝状,形大,顶面观宛似数个细胞重叠,直径20-147(-173)μm,长85-370μm,壁厚8-34μm,孔沟粗细、长短不一,有的胞腔具1-3个横隔,内含棕色物或草酸钙砂晶。②纤维长梭形,边缘平整或有凹凸,有时具分隔,直径17-34(-46)μm,壁厚5-12μm,纹孔斜裂缝状、人字状或十字状,孔沟明显,胞腔内有的含草酸钙砂晶。③木纤维常与导管毗连。纤维管胞末端尖,直径12-32μm,壁厚3-5μm,有具缘纹孔,纹孔口斜裂缝状;韧型纤维具单斜纹孔或交叉成十字形。④草酸钙砂晶主要在皮层及射线细胞中,大多呈棒状或砂粒状,直径1-2(-9) μm。另有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淀粉粒、表皮细胞、木栓细胞及少数草酸钙方晶。
【化学成分】
日本产蝙蝠葛根茎含生物碱山豆根碱(Dauri-cine)。山豆根醇灵碱(Daurinoline)。山豆根二醇灵碱(Dauricoline)、华紫堇碱(Cheilanthifolin)、光千金藤定碱(Stepholidine)。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尖防己碱(Acutumine)、N-去甲基尖防己碱(Acutumidlne).苏联产蝙蝠葛根茎含生物碱光千金藤碱、尖防己碱、N-去甲基尖防己碱、蝙蝠葛碱(Menisp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山豆根碱。青藤碱(Sinomcnine)及山豆根异醇灵碱(Dauricinoline)。中国药材学:根茎含总生物碱约1%以上,我国东北产品含量高达1.7%-2.5%,以春季含量最高,并分得蝙蝠葛碱(dauricine)、蝙蝠葛诺林碱(daurinoline)、N-去甲基蝙蝠葛碱、蝙蝠葛可林碱(dauricoline)、蝙蝠葛新诺林碱(duricinoline)、青藤碱(sinomenine)、青藤防己碱(acutumine)、N-去甲青藤防己碱(acutumid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木兰碱(magnoflorine)、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碎米蕨叶碱(cheilanthifoline)及光千金藤定碱(stepharine)等。所含成分随产地而异,其中以蝙蝠葛碱、蝙蝠葛任碱含量较高,东北产品的蝙蝠葛碱含量高达总碱之半,另含粉防己碱(tetrandrine)0.005%,及山豆根苏林碱(daurisoline)。另据报道,从根茎中分得蝙蝠葛辛碱(5,9-二甲氧基-7H-苯基[de,h]喹啉-7-酮)、蝙蝠葛定碱(5,6-次甲基二氧基-9-甲氧基-7H-二苯基[de,h]喹啉-7-酮)、蝙蝠葛新林碱、蝙蝠葛宁碱(4,5,6,9-四甲氧基-7H-二苯基[de,h]喹啉-7-酮),以及尖防己碱和α-去甲尖防己碱。还分得一个新的氧化异阿朴啡生物碱,为6-羟基-4,5,9-三甲氧基-7H-二苯基[de,h]- 喹诺啉-7-酮(6-hydroxy-4,5,9-trimethoxy-7H-dibenzene[de,h]-quinoline-7-one)。此外,尚有粮类、强心甙类、内酯与香豆素类、皂甙、鞣质、蛋白质及树脂等。
【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粉末5g,加氨试液5ml,搅匀,放置20分钟,加氯仿50ml,振摇,放置1h,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10%盐酸溶液5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橙红色沉淀;另一管加碘试液,产生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2)薄层层析:取本品粗粉2g,加氨试液1.5ml及苯15ml,摇匀,浸泡过夜,滤过。滤液用0.5%硫酸提取,酸液合并,用浓氨水碱化,再以氯仿20ml提取。氯仿液合并,加无水硫酸钠脱水,放置1h后,滤过,回收氯仿至约0.8ml,为供试液,以山豆根碱的氯仿溶液作对照品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CMC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80:20)(每10ml混合剂中,加6滴氨水),展开18cm,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可见多个荧光斑点。喷雾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在常光下可见12个色斑,其中应有一个较大的斑点与山豆根碱相对应,在点样量少时,有些较小的斑点不易显出。
【原生形态】
缠绕落叶木质藤本。小枝有细纵条纹。叶互生,圆肾形或卵圆形,先端尖,基部浅心形或近于截形,边缘近全缘或3~7浅裂,掌状脉5~7;叶柄盾状着生。花小,单性异株,花序短圆锥状;雄花萼片6,花瓣6~9,黄绿色,较萼片小;雄蕊10~20,花药球形;雌花心皮3。果实核果状,熟时黑紫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生于山地灌丛中或攀援于岩石上。主产东北、华北及陕西。
【参考出处】
《中国药植志》
【功效分类】
【关 键 词】
祛风清热    理气化湿    扁桃体炎    咽喉炎    风湿痹痛    麻木    水肿    脚气    痢疾肠炎    胃痛腹胀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