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白头翁
综合查询:

白头翁介绍

药材名:
白头翁
拼音名:
Baitouweng
英文名:
Chinese Pulsatilla Root
拉丁名:
Radix Pulsatillae
别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奈何草,粉草,粉乳草,白头草,注之花,老翁发,猫头花,猫古都,老和尚头,老冠花,老姑草,毫笔花,耗子尾巴花,猫爪子花,菊菊苗,老翁花,山棉花根
[字体:
【名称考证】
白头翁、野丈人、胡王使者(《本经》)、白头公(《本草经集注》)、奈何草《吴普本草》、粉草、粉乳草、白头草《履巉岩本草》、注之花、老翁发《和汉药考》、猫头花、猫古都《植物名实图考》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
【药用部位】
白头翁的干燥根。本植物的茎叶(白头翁茎叶)、花(白头翁花)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苦,寒。 ①《本经》:“味苦,温,无毒。” ②《别录》:“有毒。” ③《药性论》:“味甘苦,有小毒。” ④李杲:“味苦,性寒。”
        入大肠、肝、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③《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
虚寒泻痢忌服。 ①《药性论》:“豚实力使。”②《日华子本草》:“得酒良。” ③《本草经疏》:“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 ④《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
【用药配伍】
配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配苦参,清热燥湿;配秦皮,燥湿止痢;配阿胶,清热解毒。
【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的根呈圆柱形至圆锥形,稍扭曲,或有破皮处,长6~15厘米,直径0.5~1.7厘米。外皮黄棕色或灰棕色,多巳脱落,残留者亦易剥落,不带外皮者呈灰黄色或淡黄褐色,具纵皱及斑状的支根痕,皮破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根头顶端丛生白色毛茸及除去茎叶的痕迹。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外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心淡黄色。气微,味苦涩.以条祖长、整齐、外表灰黄色、根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
【古籍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别录》:“白头翁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 ②《唐本草》: “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余。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根甚疗毒痢,似续断而扁。” ③《蜀本草》:“《图经》云,(白头翁)有细毛,不滑泽,花蕊 黄,今所在有之。二月采花,四月采实,八月采根,皆日干。” ④《开宝本草》:“今验此草丛生,状如白薇而柔细稍长,叶生茎头,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近根者有白茸。《唐注》云 叶似芍药,实大如鸡子,白毛寸余,此皆误矣。” ⑤ 《本草衍义》:“白头翁,生河南洛阳界及新安土山中。”
【化学成分】
白头翁、兴安白头翁、朝鲜白头翁、细叶白头 翁的根含皂甙(C45 H76 O20)约9%,水解则生三萜甙元 (C30 H18 O4)、葡萄糖、鼠李糖和一未知的糖。另含白头翁 素(又名银莲花素, Anemonin),是一种强的心脏毒,但除去根的全草则有强心作用,其强心成分有翁灵(Okinalin, C32 H64 O2)、翁因(Okinalein,C4 H6 O2)。 同属植物 Pulsatilla cernua 的根含豆甾醇(Stigma- sterol,C29 H46 O)和B-谷甾醇(B-Sitosterol),又含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极少量 的乙酰齐墩果酸。又从同属植物 ulsatilla nigricans 的 根中分离出一种甙,命名为白头翁甙 A (Pulsatoside A),其甙元为常春藤皂甙元,其糖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及鼠李糖。根含:喔奇哪灵(okinalin)
【化学鉴定】
取本品粗粉4g ,加乙醇20ml,热回流1h,滤液浓缩至约6ml,放冷,加丙酮适量,析出沉淀,滤过,速取沉淀少量(约5mg),置试管中,加醋酐1ml溶解,沿管壁加硫酸1ml,两液界面显红色或红紫色环。(检查皂甙)
【相关选方】

①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②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一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二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头翁丸) 
        ③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二两(微炒).上二味为末,用米醋一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④治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甘草、阿胶各二两,秦皮、黄连、柏皮各三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⑤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白头翁半两,黄连二两半(去须,微炒),酸石榴皮一两(微炙,锉)。上件药,捣租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侯,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白头翁散) 
        ⑥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一两,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⑦治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卫生易简方》) 
        ⑧治瘰疬延生,身发寒热:白头翁二两,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⑨疗少小阴颓: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捣之,随病处以敷之,一宿当作疮,二十日愈。(《小品方》)

【原生形态】
白头翁,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主根较肥大。叶根出,丛生,花期时较小,果期后增大;叶柄长,基部较宽或成鞘状;3出复叶,小叶再分裂,裂片倒卵形或矩圆形,先端有1~3个不规则浅裂,上面绿色,疏被白色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先叶开放,单一,顶生;花茎根出,高10余厘米;总苞由3小苞叶组成,苞叶通常3深裂,基部愈合抱茎;花直径3~4厘米,花被6,排列为内外2轮,紫色,瓣状,卵状长圆形或圆形,长3~3.5厘米,宽约1.2~1.5厘米,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长约为花被的1/2,花药基着,黄色;雌蕊多数,花柱丝状,密被白色长毛。瘦果多数,密集成头状,花柱宿存,长羽毛状。花期3~5月。果期5~6月。生于山野、荒坡及田野间。
【参考出处】
《神农本草经》,《别录》,《唐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本草衍义》
【功效分类】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相关药材】
【关 键 词】
清热凉血    解毒    热毒血痢    温疟寒热    鼻衄    血痔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