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白茅根
综合查询:

白茅根介绍

药材名:
白茅根
拼音名:
Baimaogen
英文名:
Lalang Grass Rhizome
拉丁名:
Rhizoma Imperatae
别名:
茅根,兰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白花茅根,地节根,茅草根,坚草根,甜草根,丝毛草根,寒草根;原植物白茅,又名:白茅菅,丝茅,万根草,茅草
[字体:
【科目来源】
禾本科植物
【药用部位】
白茅的根茎。本植物的叶(茅草叶)、初生花序(白茅针)、花穗(白茅花)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甘、寒。
        入肺、胃、小肠经。 ①《滇南本草》:“入胃、小肠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太阴、阳明。”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兼入足太阴、阳明经。” ④《本草求真》:“入胃、肝。”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通淋,利湿退黄,疏风利尿,清肺止咳。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
【用药忌宜】
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①《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②《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用药配伍】
配生地,凉而不滞,透邪外出;配鲜芦根,清热生津,利水;配藕节,凉血止血力增强;配石膏,相须相辅,清热除烦,生津止渴;配赤小豆,利水通淋,导热下行,且清而不过,利而不猛;配车前子,利水通淋,凉血止血;配芦根,清热生津功强。
【炮制方法】
干茅根:拣净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簸净碎屑。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几遍全国。
【药材鉴定】
干燥的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时分枝,长短不一,通常长30~60厘米,直径约1.5毫米,表面乳白色或黄白色,有浅棕黄色、微隆起的节;节距约3厘米。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心黄白色,并有一小孔,外圈色白,充实,或有无数空隙如车轮状,外圈与中心极易剥离。气微,味微甘。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
        显微鉴定: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小块。皮层较宽;下皮纤维1- 4列,壁厚,木化;叶迹维管束细小,十数个环列,有限外韧型,有纤维鞘,其旁常有裂隙;内皮层细胞内壁增厚,粘连硅质块。中柱维管束有限外韧型,多数,散列,近中柱鞘的小而密,并由纤维相连成环;中心常中空。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经集注》
        ①《本草图经》:“茅根,今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②《纲目》:“茅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可通名地筋,不可并名菅也。”“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本经》所用茅根是也。其根干之,夜视有光。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荻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竹根,无节而微甘,亦可入药,功不及白茅,《尔雅》所谓白华野菅是也。黄茅似菅茅,而茎上开叶,茎下有白粉,根头有黄毛,根亦短而细硬,无节,秋深开花穗如菅,可为索綯,古名黄菅,《别录》所用菅根是也。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璚茅,生湖南及江淮间,叶有三脊,其气香芬,可以包藉及缩酒。芭茅丛生,叶如大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
        ③《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白茅,解白薯莨、南椰等中毒,用根煎水饮,亦为清凉利尿剂。”
【化学成分】
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又含 21%的淀粉。另有报道,从本品分离出白头翁素(Anemonin)。Imperata cylindrica 根茎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薏苡素 (Coixol)及芦竹素(Arundoin 0.1%)、印白茅素(Cylin-drin 0.001%)等。
【相关选方】
①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②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台。饮之。(《妇人良方》)
        ③治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圣惠方》)
        ④治喘:茅根一握(生用旋采),桑白皮等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圣惠方》如神汤)
        ⑤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茅根、葛根(各切)半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啘止则停。(《小品方》茅根汤)
        ⑥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芦根、茅根各二两。细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千金方》)
        ⑦治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
        ⑧治小便出血: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圣惠方》)
        ⑨治劳伤溺血: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纲目》)
        ⑩治血尿:白茅根,车前子各一两,白糖五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原生形态】
白茅,多年生草本。根茎密生鳞片。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柄;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颖果。花期夏、秋季。多生长于路旁、山坡、草地上。
【参考出处】
《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纲目》,《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功效分类】
止血药     
【关 键 词】
凉血止血    清热通淋    利湿退黄    疏风利尿    清肺止咳    热病烦渴    吐血    衄血    肺热喘急    胃热哕逆    淋病    小便不利    水肿    黄疸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