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白蒿
综合查询:

白蒿介绍

药材名:
白蒿
拼音名:
Baihao
英文名:
-
拉丁名:
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ex Willd.
别名:
蘩,皤蒿,由胡,蘩母,旁勃,白艾蒿,蓬蒿
[字体:
【名称考证】
白蒿 (《本经》),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药用部位】
大籽蒿的全草。
【性味归经】
甘,平。①《本经》:“味甘,平。”②《别录》:“无毒。”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平,无毒。”④盂诜:“寒。”入脾、肺二经。
【功效主治】
补中解毒、益肺。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
【资源分布】
分布东北、华北及甘肃、陕西等地。
【古籍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唐本草》:“白蒿,此蒿叶粗于青蒿,从初生至枯,白于众蒿,欲似细艾者。所在有之也。”②孟诜:“春初,此蒿(白蒿)前诸草生,其叶生挼醋淹之为葅,甚益人。”③《开宝本草》:“别本注云,(白蒿)叶似艾叶,上有白毛,粗涩,俗呼为蓬蒿。” ④《本草图经》:“此草(白蒿),古人以为葅,唐孟诜亦云生挼醋食,今人但食蒌蒿,不复食此,或疑此蒿即蒌蒿,而孟诜又别著蒌蒿条,所说不同,明是二物,乃知古今食品之异也。又今阶州,以白蒿为茵陈蒿,苗叶亦相似,然以入药,恐不可用也。”⑤《纲目》:“白蒿,处处有之,有水陆二种,《本草》所用,盖取水生者,故曰生中山川泽,不曰山谷平地也。二种形状相似,但陆生辛熏,不及水生者香美尔。《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苹即陆生皤蒿,俗呼艾蒿是交。《诗》云,于以采繁,于沼于让。《左传》云,苹紊蕴藻之矣。并指水生白蒿而言,则《本草》白蒿之为蒌蒿无疑矣。郑樵《通志》谓苹为蒌蒿,非矣。鹿乃山兽,蒌乃水蒿。陆机《诗疏》谓苹为牛尾蒿,亦非矣。牛尾蒿,色青不白,细叶直上,状如牛尾也;蒌蒿生陂泽中,二月发苗,叶似嫩艾而歧细,面青背白,其茎或赤或白,其根白脆,采其根茎,生熟葅曝皆可食,盖嘉蔬也。景差《大招》云:吴酸蒿蒌,不沾薄,谓吴人善调酸,溣蒌蒿为薹,不沾不薄而甘美。此正指水生者也。”“《本经》列白蒿于上品,有功无毒,而古今方家不知用,岂不得服之之诀与。”⑥《植物名实图考》:“白蒿,《本经》上品。陆玑《诗疏》以蘩为白蒿;《唐本草》以为大蓬蒿,叶上有白毛错涩者是;李时珍以蒌蒿为即白蒿。不知《诗疏》‘言刈其蒌’,释状甚详,分明两种,《图经》亦辨之。”
【化学成分】
本植物的绿色部分含一种倍半萜烯类白蒿宁(Sieversinin)。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Sieversin)、洋艾内酯(Arta-bsin)和洋艾素(Absinthin)。干植物含生物碱0.12~0.2%、焦性儿茶酚鞣质(Pyro-catechol tannin)0.499%、黄酮类0.831%、内酯类,及痕量的呋喃香豆精(Furocoumarins),此外,又含芸香甙(Rutin)、异斛皮甙(Isoquercetrin)。
【相关选方】
治恶癞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麴及米,一如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僧深集方》)
【原生形态】
大籽蒿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耳生;有柄;2~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终裂片宽线形、线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常钝,上面绿色,毛较少,下面灰绿色,密生白毛;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近无柄。头状花序半球形,径5~7毫米,有梗,下垂,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密被白毛,最外列者线形,灰黄绿色;小花皆为管状,黄色,表面有腺点,全部结实,花托有毛,毛几与小花等长。瘦果小,狭长倒卵形,具纵纹,黄褐色,长不及1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长河边、草地、荒地。
【参考出处】
《神农本草经》,《唐本草》,《开宝本草》,《本草图经》,《纲目》,《植物名实图考》
【相关药材】
白蒿茶    
【关 键 词】
补中解毒    益肺    风寒湿痹    黄疸    热痢    疥癞恶疮    
声明:用药安全网对药品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不做任何担保,仅供参考!
安全用药指南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