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地方都在进行卫生行业纠风专项整治活动,以树立新形势下卫生行业和 “ 白衣天使 ” 的良好形象。南京一些医生提出,要维护医学圣洁,纠正不正之风必须 “ 从我做起 ” ,严格自律。且不管这些整治活动会取得如何的成效,能把落脚点放在医生的严格自律上,让人看到了改善医患关系的希望。
曾几何时,患者说医生是穿着白大褂的狼,只知道吃回扣、拿红包、草菅人命;医生说患者无理取闹,扰乱医疗秩序,甚至把闹医院要赔偿当成了一种职业。医患之间从相互埋怨、相互漫骂到开始相互攻击、相互伤害,医患关系已接近冰点。
“ 我非常怀念非典时期。 ” 很多医生无奈之下都会说出这样一句 “ 吓人 ” 的话,但他们绝对不是希望非典重来,而是因为非典期间,他们 “ 重温 ” 了社会或者患者对医生的尊敬。
“ 我们还是我们,我们还是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为什么非典之后,我们又成了 ‘ 穿着白大褂的狼 ' 了呢? ” 很多医生不明白,现在的患者为什么那么挑剔,为什么那么尖酸刻薄。
说 “ 不明白 ” ,其实很多人又心知肚明:开单提成、拿红包并不是个别现象,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是个不争的事实。 “ 一位医科大学的博士生,不愿意去大医院而非要选择去一家小医院工作,理由是那里的实际收入高,也就是药品回扣高。 ” 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王育良教授叹着气说: “ 这也是现在很多医生爱上门诊而不愿去病房的主要原因,开单提成高啊! ”
诚然,医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技术劳务价值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导致 “ 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 。 “ 追求经济效益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而现在的政策却逼着我们不得不追究经济效益。 ” 南京市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松明说。
自从患者 “ 学会 ” 了送红包以后,自从医药代表 “ 主动 ” 提供回扣后,医生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动摇了:利益不停地在门外徘徊,拿还是不拿? “ 拿 ” 的人越来越多, “ 不拿 ” 的人越来越成为另类。于是乎,尽管医务人员的 “ 主流 ” 还是好的, “ 非主流 ” 的人却越来越多。
“ 仁爱、廉洁是医生最基本的素质,无仁爱之心,就谈不上廉洁;而如果不廉洁,也根本不配说仁爱。 ” 南京鼓楼医院主任医师蒋健教授说: “ 医药代表始终在门外徘徊,医生如何不为所动?除了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医生必须自律,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才能对得起病人、对得起社会和自己的良心。 ”
医患关系之所以降至冰点,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矛盾的双方如果有一方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改善自身的修养,提出自律以换取对方的信任,医患关系的改善也就萌生了希望。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