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肿瘤,就大多数恶性肿瘤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肿瘤的危险性也愈大。各个部位恶性肿瘤年龄发病曲线表明,均具有其各自的特征,如食管癌、胃癌、肺癌等为外界因素作用很显著的肿瘤,人的整个一生均受其作用,因而曲线随年龄持续上升。一般恶性肿瘤最高发病率见于 55 — 70 岁的人。近年来,一些肿瘤的发病年龄有下降即年轻化趋势。乳腺癌、胃癌、肺癌已不完全是老年人发病了,有些肿瘤病人的年龄愈显年轻,肿瘤的恶化程度愈大。
肿瘤死亡率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所占的比例同样有随年龄明显增长的趋势。以我国的情况为例,肿瘤死亡率在 5 — 14 岁年龄组最低,以后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 35 — 39 岁之间增长速度最快,男性在 75 岁后稍有下降,但女性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
前面讲过,肿瘤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随年龄而增长,但有两个特殊情况。一个特殊情况是,在儿童, 0 — 5 岁儿童肿瘤发病率高于 5 — 15 岁年龄组儿童,儿童白血病和胚胎性恶性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多发生在 5 岁以前,这可能因为儿童期免疫机制尚未健全导致发病率升高,以后随机体免疫水平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另一个特殊情况是, 70 — 75 岁以后,虽然肿瘤的发病率继续上升,但肿瘤死亡在总死亡中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生命的威胁增大,以至超过了肿瘤的威胁。
另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好发的肿瘤种类也不同。以我国的统计资料为例,少年儿童期( 0 — 14 岁)死亡最多的是白血病,其次是脑瘤、恶性淋巴瘤;青年期( 15 — 35 岁)最多的是肝癌和白血病;壮年期( 35 — 55 岁)和老年期( 55 岁以后)则以胃、食管、子宫颈、肝和肺等部位的肿瘤为主。正因如此,在考虑某些肿瘤的危险因素时,常常把年龄作为其中一项主要的参考因素。例如,乳腺癌除考虑家族史和生育史以外,还把年龄在 35 岁以上,尤其超过 50 岁作为一项危险因素。
|